伴隨著《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以房養老”的“倒按揭”模式,養老地產也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位于北京昌平區的北京太陽城是較早推出“養老地產”概念的項目之一,其主打賣點是“醫護型全程化養老社區”。目前,小區居住人群以老年人為主體,綠化率高達60%,容積率不足0.7。負責太陽城業務的北京鑫尊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置業顧問牟國慶稱,小區門口的會所每周一免費向老人開放,老人可以享受游泳、KTV、水療等服務。社區內還有銀齡老年公寓,向老年人出租公寓式管理的住房。 “樓道口都有無障礙通道,所有樓房都有電梯,輪椅、病床都能進去。”住戶張阿姨說。退休后和老伴兒住在太陽城的劉阿姨介紹說,小區有食堂,飯菜價格也合理。“居住環境挺好,溫泉水到戶。社區里有與安貞醫院合作的太陽城醫院,打個電話就可以上門醫療,要是有個突發疾病,還有救護車直接送到附近的王府醫院。” 近幾年,像北京太陽城這樣的養老地產在全國范圍內發展日漸紅火。據統計,目前全國已有80多家房地產商進入該領域。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亦在日前宣稱,將籌備3年內建立15個養老社區,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中國平安保險(集團)公司等保險企業也紛紛進軍養老地產。 盡管越來越多的地產開發商試水養老地產,但在開發過程中仍存在著不少問題。 王阿姨是位于北京市房山區竇店鎮的萬科幸福匯的第一批住戶,她覺得社區的服務很周到,可醫療配套設施沒跟上,“說是養老地產,但老年人最在乎的醫療問題沒有解決。你瞧,社區醫療服務站到現在還沒有蓋起來。” 王阿姨面臨的問題,恰恰是城市周邊養老地產配套設施有限的縮影。世聯地產顧問公司的工作人員稱,以海南清水灣養老地產項目為例,由于當地醫療、生活服務等配套設施不夠完善,老年人在那里居住只是臨時性、季節性的,并不長期居住。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土地管理系余義華認為,發展養老地產的基礎條件是周圍的配套設施,即公共產品的投入,如老年人就醫、購物、生活服務等。當前,我國公共產品資源分布不均,多集中于大城市的中心地帶。因此,養老地產的開發商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相關配套設施,從而大大增加了企業的開發成本,也使得目前養老地產項目多針對中高收入人群進行開發設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養老地產的發展。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國內,養老地產發展面臨的另一問題是養老觀念。“別說是‘倒按揭’了,就連賣掉城里小房換郊區養老房,很多老人都不能接受。”記者采訪了一些中老年人,提到養老地產,大部分人表示不太了解,還有很多把養老地產與養老院和“以房養老”混為一談。大多數受訪者首先關注養老地產的產權、子女繼承權,其次才會問到居住環境、配套設施等與養老密切相關的話題。 對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云昌認為,多元化、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的普及還需要一定時間,應將養老地產視作養老服務業多樣化的一種途徑,在養老地產的開發和運營上給予稅收、融資等方面的優惠。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