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把脈"機場天價餐:國內機場已形成區域壟斷
www.fjnet.cn?2013-10-26 17:22? ?來源:齊魯晚報 我來說兩句
專家“把脈”機場天價餐: 解決“天價”問題關鍵要激活競爭 國內機場的天價餐問題一直備受公眾關注。近幾年,雖經媒體輪番“炮轟”,國內幾大機場也采取了旨在降低售價的舉措,但收效甚微。不少專家認為,機場餐飲價格高是一個全國性的普遍現象,因為資源有限、管理壟斷,機場已經形成了區域壟斷,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引入更多競爭機制。本報24日C02版《萊山國際機場餐廳一碗餛飩賣五十元》、25日C07版《店鋪租金高是天價餐“推手”》,曾連續報道萊山國際機場天價餐的問題。 觀點一: 國內機場 已形成區域壟斷 專家介紹,許多國外的機場都設有免稅店,有的甚至是低價的購物天堂,大部分國內機場卻是以高于市場價格的水平來銷售商品。從經濟學的角度講,這是一種不符合市場規律的行為。同時,機場作為一個城市的對外窗口,高價商品勢必影響整個城市的形象。 山東大學經濟學教授、研究員左峰認為,像機場、車站、旅游景點這樣的地方,都形成了區域性的價格壟斷。在機場有限的資源和條件下,商品和服務的彈性降低,再加上乘客選擇不便,商家或機場很容易操縱小范圍的價格,許多乘客就不得不“就范”了。 魯東大學商學院主攻零售方向的博士李輝說,從競爭市場的角度來看,零售商對商品的定價有多種方法,但與普通零售行業所處的競爭環境不同,在機場這個區域內,商家少,競爭程度低,接近于壟斷競爭,在這種壟斷性競爭的市場情況下,商家憑借地理優勢,將商品價格定得高于市場平均水平而獲得超額利潤很容易。 觀點二: 說租金高 其實站不住腳 有機場商家曾回應,消費價格高與高額租金有關。但不少專家認為,租金、運營成本和人力成本等是所有商業運行需要的成本,而不僅僅是在機場才有的“特殊”成本。 左峰指出,機場商家以租金高為由提高價位,是站不住腳的。首先,機場的租金到底有多高,并沒有一個透明的公示,“而且機場的租金也并不見得有多高,租金高是大多數商家的說辭而已?!逼浯?一些城市繁華地段的租金并不見得比機場的低,但它的價格仍然不及機場的高。 左峰認為,天價餐的出現源于機場和商家多以“坐飛機的都是有錢人”為假設。在中國,坐飛機或許是一種高檔次的出行方式、消費方式,“于是,商家建立了這樣一個假設,即假定坐飛機的人都是有錢人,既然是有錢人,幾千塊錢的機票都買得起,就不差這幾十塊錢,再加上在機場內有諸多不便,很多乘客不得不消費?!?/span> 觀點三: 高價的真正原因 在于追求“高端” 與左峰的觀點類似,李輝也認為,國內機場天價餐出現的最主要原因,是機場和商家一味、過度追求“高端”的結果。 李輝說,事實上,如今飛機不再是高端人士的交通工具了,許多低收入的人也會乘飛機出行,再加上打折機票很多,學生族也喜歡選擇飛機。這也就意味著,能坐得起飛機的人,并不都是有錢人,也并不都能夠消費得起價格高于市場價好幾倍的機場餐飲。 “潛在顧客群的變化,也意味著機場內的商品價格應該有相應變化?!崩钶x說,機場方面在一些服裝、包等商品上面,可以引入一些國際一線品牌,來滿足一些商務旅客的需求,但在飲食等方面,更應該引入一些大眾化的品牌。 李輝介紹,一些國內大的機場,已經開始引進大量大眾化品牌了,比如,在首都國際機場,就有肯德基和一些便利店,引入一些“接地氣”的餐飲品牌,能夠在更有效滿足顧客需求的同時,拉動機場內的消費。 新聞縱深 機場是城市窗口 不能一味求利潤 專家認為,要想真正解決機場天價餐的問題,最終還是要靠競爭,依靠政府的調控。 “相關政府部門和物價部門應當正確引導機場的商品價格,盡量與正常市場價格水平一致。”魯東大學商學院經營學博士鄧兆武認為,作為一個城市對外宣傳的窗口,機場的企業管理階層應當引入競爭機制,“如果一味追求利潤,機場如何營造一個良好的窗口形象呢?” 鄧兆武認為,想拉低機場的商品價格,唯一的途徑就是引入更多的市場競爭機制,機場方面讓出部分利益,商家才能在市場——這雙無形的手的調節下降低自身價格。(記者 張倩倩 吳江濤) 同城同價 難以實現 北京奧運會之前,首都機場向社會承諾,“實現與市內同檔次店面同質同價,即同城同價”以來,“同城同價、同價同質”好像一直與機場扯不開關系,上海、廣州、濟南等地的機場也都做過嘗試,但國內機場高價消費的現象,仍沒有徹底改觀。 幾位經濟學專家認為,目前來看,實現“同城同價、同價同質”很難。 鄧兆武說,從理論上看,“同城同價、同價同質”是可以實現的。“市場足夠開放、競爭足夠充分、條件足夠均等、整個價格靠市場調節,是可能實現的。”不過目前的條件有限。 左峰則指出,從經濟學的角度講,“同城同價、同價同質”不可能實現。經濟行為本來就有排他性、贏利性,如果沒有利益可賺,就沒有經濟增長的動力?!熬拖褚粋€漢堡在美國和中國不可能一個價格一樣,機場這種區域與其他地方價格完全一致也不太可能。”(記者 張倩倩 吳江濤) 他山之石 不少國外機場 不以盈利為目的 據了解,國外的不少機場是地方政府管轄下的半企業性質的機構,既是帶有營利性質的企業,同時也是公共服務機構。而國內的機場,雖然大多數歸屬于政府管理,雖然也提供公共服務,但都是以營利為目的。 據介紹,在經營和管理方面,國外機場大多堅持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和靈活化的經營模式,如英國機場管理集團將機場所有權、經營權、參股權等部分分離。美國則將機場定性為“不以盈利為目的、為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公共產品,是城市基礎設施”。加拿大、巴西、日本、韓國等國家也均把機場定性為非盈利性的公共設施或產品,機場管理機構多為管理型,機場的建設和經營由政府承擔或給予補貼。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11]高端外國專家未來5年分批“把脈問診”首都藍天
- [ 09-28]審計署把脈地方債 稱債務較兩年前幾乎翻番
- [ 07-03]北京富豪征婚海選請中醫為應征者把脈
- [ 06-19]專家把脈當今文學教育:知道很多體會很淺是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