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合眾優年生活養老社區外景。 本報記者 楊寧攝 【核心閱讀】 用較低價格,住商業養老院;老百姓省了錢,養老院還有得賺——這有沒有可能實現? 保險公司做出了新嘗試:借助保險的互助特性,探索新模式:買保險,將來不返錢,返個便宜養老院。70歲客戶入住了,40歲、50歲、60歲客戶在繳納保險年費,運行費用有著落,投資回報解決了,客戶每個月的支出也降低了。 養老模式創新: 集“居家、社區和機構”于一體 10月23日,合眾優年生活養老社區在武漢開園。這是國內首個由保險公司投資的養老社區。一期建筑面積達17萬平方米,包含定位50歲至70歲的活躍老人社區、70歲以上的持續退休社區。消費者買了保險,將來不返錢,而是可以入住到這個社區。 這個養老社區集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于一體。具體來說,老人算是搬了一個新小區,可與子女同住在一起,并享有社區豐富的老年活動以及醫療機構等專業服務。 養老社區中提供各種生活配套設施,包括餐廳、超市、洗衣、銀行,以及各種休閑娛樂場所,包括休閑會所、老年大學、游泳池、健身房、圖書館等等。 “幾乎每個房間都裝有報警器,安全插座高位布線減少蹲身,所有設施都設置了無障礙通道”,合眾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不動產投資事業部總經理王崢介紹。 “快到入住年齡時,客戶需要提前18個月向我們提出申請,方便我們安排房間。同時,我們也要做一個資格審查,如果客戶本人有諸如暴力傾向之類影響其他住客的因素,可能就無法入住,只能辦理退款。”王崢提醒,“入住之后還有一些后續收費,客戶在購買保險之前也應該了解清楚。” 到2013年10月,合眾已在湖北、沈陽、安徽、廣西4省市區落實用地并開工建設養老社區,北京、濟南、鄭州等地正在辦理征地手續,海南、江西、福建、上海、杭州、哈爾濱、青島、伊春等10余地正在洽談之中。 |
相關閱讀:
- [ 09-26]泉州養老模式在“有益”嘗試 機構不少入住率不高
- [ 09-25]泉養老模式在“有益”嘗試 機構不少入住率不高
- [ 09-22]以房養老模式爭議分化 地方政府被指熱情更高
- [ 09-17]養老模式探索不能取代國家責任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