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改革有望三中全會后推進 提低或率先突破
www.fjnet.cn?2013-10-28 12:55? 丁冰?來源:中國證券報 我來說兩句
業內人士認為,提高在政府財政支出中教育、醫療及其他社保支出的占比,是有效緩解低收入階層生存困境,縮小貧富差距有效手段。 要提高民生支出在財政總支出的占比,首先要在強化政府公共服務功能的同時,引入社會資本,降低政府投資在財政預算中的比重。其次,適度下調政府行政管理開支的占比,通過優化組織結構提高政府公共服務效率,減少“三公費用”支出,降低公共服務成本。 由此可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要深入推進,必須同財稅制度改革相配合。蘇海南建議,從“少征”方面看,既要抓好已有結構性減稅政策落實,還要研究進一步加大減稅力度政策,切實減輕小微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稅費負擔,促進這些企業調整產業產品結構、提升勞動生產率和勞動者素質,使之能在生存發展、兼顧勞資利益前提下,有能力提高員工工資。 從“多征”方面看,財政部門正研究將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直接納入公共預算,以保證國企稅后利潤及其它收益能夠提取相當部分用于社會保障和其他民生支出。 在個稅改進方面,蘇海南表示,應研究協調工薪所得稅率和資本所得稅率間的平衡。下一步改革要研究使工薪收入和資本所得的個稅稅率水平相當。 在財政預算體系方面,他認為,要研究財政預算體制與編制體制聯動改革,嚴格控制行政經費(含“三公”開支),公開透明制度化,財政一般性預算與建設性預算相分離;建立制度化的公共服務型預算。 在財政支出領域,要努力協調好中央與地方財政分配關系,促進實現地方政府財力與事權匹配;在省管縣的層面上,各省應做好省內財政資金的轉移支付,促進省以下各縣之間財政資金均衡。應進一步強化對再分配的監督,要使人大代表看得懂財政收支預決算方案,充分發揮其監督作用,特別是對三公經費的監督。 遺產稅推出時機尚不成熟 在收入分配改革領域,近日關于開征遺產稅的爭論不斷。業內專家表示,遺產稅作為對個人所得稅的有益補充,不僅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避免社會階層固化、鼓勵后代勤勞致富,而且對完善財產稅體系、優化稅制結構頗有助益。從長遠看,開征遺產稅是有必要的。 但需要看到,促進收入公平分配是復雜的系統性工程,需在產業結構、就業政策、社會保障、市場環境等方面多管齊下,遺產稅開征并不能一舉扭轉失衡的利益格局和失范的收入分配秩序。 “目前遺產稅開征暫不具備現實條件。”蘇海南表示,《意見》提出,“研究在適當時期開征遺產稅問題。”這一提法是很客觀的。我國居民家庭財產很不透明,難以認定并征稅。現在能做的一是強化對高收入家庭和個人征收個人所得稅,二是研究盡快建立居民收入和財產信息征集制度,在此基礎上再研究今后如何開征遺產稅。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8]收入分配改革有望三中全會后推進 提低或率先突破
- [ 10-25]專家稱考公務員熱反映收入分配、社保制度改革滯后
- [ 10-24]專家:收入分配是改革大問題 應降壟斷行業收入
- [ 09-26]評論:保障性住房建設可成調節收入分配突破口
- [ 08-07]發改委:繼續推進收入分配等社會事業各項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