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供暖“民心工程”為何引發維權拉鋸戰?
www.fjnet.cn?2013-10-28 18:31? 王凱?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新華網哈爾濱10月28日電(記者王凱)冬季供暖是黑龍江省冬季民生工作的頭等大事,但哈爾濱市正陽花園小區居民卻被“凍怕了”——剛剛開始的供暖季,一天只有兩次供暖,有的住戶孩子晚上寫作業還要開著電暖氣。 拆爐并網方案“走樣” 哈爾濱市道里區正陽花園小區建于2002年,共計24棟樓,1590戶居民,供熱面積17.7萬平方米,自建成以來一直采用1臺10噸、2臺8噸的小鍋爐間歇式供暖,多年來供暖期供暖情況一直不達標,小區居民成為供暖維權“專業戶”。僅2012—2013年度供暖季后期,小區曾多次停熱累計一個多月,物業稱是由于小區供暖管線老化出現漏點所致。 經過多年艱難爭取,2013年3月11日,由哈爾濱市供熱辦主持召開了道里區小鍋爐拆并網推進工作會議,形成了會議紀要,其中第七條明確規定:“正陽花園小區,由華能集中供熱公司進行并網改造。” 然而,8月末工程開始施工后,小區業主卻發現,這個工程并不是大家期盼的拆爐并網,而是繼續使用1臺10噸、2臺8噸的小鍋爐分戶供暖,住戶感覺受到欺騙。 小區業主楚先生是第一批被分戶供暖的住戶。他說,分戶改造完的暖氣,一天只在早晨六七點鐘和晚上五六點鐘暖和兩次,孩子回家要預備上羽絨服坎肩。“分完了才知道還是小鍋爐在燒。” 對于遲遲沒有并網的原因,哈爾濱市道里區城建局局長兼供熱辦主任呂剛解釋說,因為華能供熱已經滿負荷運行。此外哈爾濱今夏遭遇洪水,華能公司埋管線要挖開江邊的路面,市里不同意,所以遲遲未動工。 維權“拉鋸戰”何時休? 據部分業主介紹,9月2日,施工隊進駐小區第二天,道里區供熱辦、建國辦事處、庚洋物業曾聯合召開“現場會”對這次供暖改造工程進行說明,大意是“分戶供暖”就是為“拆爐并網”做準備。但業主認為,實行分戶供暖應先征求業主同意并公布施工單位、施工標準等信息,而不是等施工隊開始施工才告知。道里區供熱辦該項目負責人金戈也沒有正面回答信息公開的問題。 9月9日,200多名業主自發到道里區政府反映情況,要求停止分戶供暖施工并立即進行民意調查,呂剛當面表態立即停工并文明施工。但9月10日,業主們發現室內分戶改造仍在進行,詢問個別施工人員停工事宜,竟說沒接到通知。 業主李女士說,政府和施工單位也沒告訴真實情況。現在家里雖然分戶供暖了,但一點都不暖和,“孩子晚上做作業都要一直開著電暖氣。我們每年都給物業交包燒費,為什么供暖就這么困難?”她說。 業主期盼住上暖屋子 隨著該小區拆爐并網事態升級,小區業主開始質疑有關部門的公信力和執行力。 一些業主向記者反映,樓道內許多管道結合處的焊接點、固定方式十分粗糙,管道閥門歪斜,記者也在現場看到多處管道漏水、滲水現象。有業主拍攝了室外地下管道施工照片,可以看到,一些即將回埋的管線掩埋深度大概只有30厘米,而且深淺不一。 哈爾濱市道里區城建局局長兼供熱辦主任呂剛沒有直接回應這項拆爐并網工程質量問題,只是一再強調政府對此工程招標了監理,一直在監管施工隊日常的施工進度和質量。對于出現施工質量問題,他稱是“有不法分子在暗中搞破壞”。 據呂剛介紹,為了更好地推進正陽花園小區供熱工作,區里專門成立了20個推進小組調查業主意愿。 小區業主卻表示,所謂的推進就是到家里來威脅。小區業主劉女士堅持沒分戶,就有自稱是推進組的人幾乎天天到家里催促分戶。劉女士說:“天天威脅我們,說不分戶的話,‘你們冬天就這么凍著吧’。”呂剛則說,“不可能有這種情況”。 23日,事情有了進展,道里區政府和華能集中供熱公司聯合通知,稱華能公司從24日開始全面接管正陽花園小區的供熱。哈爾濱華能集中供熱公司副總經理劉波表示,已經分戶的由華能來控制三個小鍋爐,施行“看天供熱”,隨時根據住戶的室溫調整溫度。未分戶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施行相應的暫時供暖方案。 業主代表丁桂仙說,老百姓也不愿意折騰,“我們就盼著有一個穩定供熱、在家不用穿羽絨服的暖屋子”。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3]京津冀13城空氣污染超標天超六成 供暖后恐加劇
- [ 10-19]北京最早11月1日可啟動供暖
- [ 10-16]北京將會商供暖時間 連續5天低于5℃可提前供暖
- [ 10-11]煤價降供暖費為何不降 供熱單位回應:無降價空間
- [ 10-11]煤價下降供暖費仍堅挺 供熱單位回應:無降價空間
- [ 10-01]黑龍江綠皮車開始供暖 打造節日“流動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