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9日電 綜合消息,近日日本媒體報道,中國空軍兩架Y-8預警機和兩架H-6轟炸機連續三天飛越沖繩主島和宮古島之間的公海上空,日本防衛相小野寺五典宣稱,日方將進一步加強警戒監視。另一方面,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再度發表對華強硬言論,妄稱日本已做好在亞洲制衡中國的準備。對此,中國外交部回應稱,日本領導人不斷發表涉華挑釁言論,再次表明了日本政客“掩耳盜鈴的狂妄和心虛”。 日本渲染中國軍機飛越沖繩近海空域 中方指其大驚小怪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相當于總參謀部)本月27日發布消息稱,當天發現中國空軍兩架Y-8預警機和兩架H-6轟炸機飛越沖繩主島和宮古島之間的公海上空,在東海和太平洋之間往返飛行。 共同社稱,日本航空自衛隊的戰斗機緊急升空應對,中國軍機沒有侵犯日本領空。此外,中國軍機已連續3天沿此路線飛行。 日本防衛相小野寺五典29日稱:“這實屬不同尋常。將進一步加強警戒監視。”他還表示,中國軍隊“正把活動范圍向外洋擴大”。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8日指出,中國軍隊飛機在東海有關海域進行的正常訓練和飛越活動,符合國際法和國際實踐,有關方面完全不必大驚小怪、小題大作。 這并不是日本第一次炒作中國軍機飛越沖繩近海空域一事。今年9月,日本媒體報道稱,中國兩架H-6轟炸機飛經沖繩主島和宮古島之間的海域上空,在東海和太平洋往返飛行。該空域并非日本領空。這是日本防衛省首次確認并公布中國軍方的轟炸機經過西南諸島上空。 中國國防部新聞事務局隨后回應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飛機近日赴西太平洋進行訓練,是年度計劃內的例行安排,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符合相關國際法和國際實踐,中方在相關海域擁有飛越自由等合法權利。 同時,日本媒體還密集報道中國艦機的訓練活動,炒作“中國海洋活動頻繁”等話題,甚至宣稱如果中國軍機進入日本領空,會考慮將其擊落。 針對日方言論,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表示,中國飛機從未侵犯他國領空,也決不允許別國飛機侵犯中國領空。如果像日方所說采取擊落等強制措施,就是對中國的嚴重挑釁,是一種戰爭行為,中國必將采取果斷措施予以反擊,一切后果由肇事方承擔。 中國海警船只巡航釣魚島駁日方抗議 日本加大防御力量 本月28日,中國海警2350、1123、2102、2166公務船編隊在釣魚島領海內巡航。日本共同社消息稱,日本海保巡邏船要求中方船只離開,但“海警2350”通過無線電用日語和漢語回答稱“釣魚島自古以來是中國固有領土”。 隨后,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表示,“中國公務船駛入事件頻發,感到極其遺憾。”他還透露,已通過外交途徑向中方提出嚴正抗議,并要求迅速離開。 不過,日本政府的交涉和抗議被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公使韓志強嚴辭駁回。韓志強表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相關海域是中國的領海,中國海警船在中國領海內進行正常巡航執法活動,日方無權說三道四。中方不接受日方的交涉和抗議。 在表達抗議的同時,日本當局近期的防衛重點鎖定了釣魚島。本月11日,日本海上保安廳調配給駐守沖繩縣的第11管區海上保安部一艘“功勛巡視船”,增加防御力量。同時,沖繩那霸機場新跑道擴建項目即將完工,日本航空自衛隊中針對中國的F-15戰斗機從那霸機場起飛的次數將增加六成。 為應對中國海洋活動,日本當局還考慮引進美國的無人偵察機MQ-8,以延長飛行時間,提高監視能力。日本防衛省稱,中國在釣魚島附近的活動越來越活躍,為了對釣魚島加強所謂的“警戒”,日本已經派出自衛隊的護衛艦。 本月27日,日本自衛隊舉行閱兵,軍演項目也以“離島作戰”作為重頭戲。日本當局首次讓離島防衛部隊“西部普通連隊”亮相,而出動的軍備也是歷來最多的,其中包括50架戰斗機和哨戒機、240輛重型戰車及軍車。美軍的主力水陸也首次登場,充分展現了日本強化島嶼防衛的戰略姿態。 安倍頻發表對華強硬言論 中方批其狂妄心虛 在頻頻出招應對中國的同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不放過在公開場合批評中國的機會。在本月27日的日本陸上自衛隊閱兵式上,針對中國在釣魚島附近的海洋活動日益活躍,安倍強調:“將顯示日本不容許改變現狀的國家意志,為此,必須進行警戒監視及情報收集活動。” 此外,在接受《華爾街日報》的專訪時,安倍更是放言,“復興的日本將在亞洲采取更加堅定的領導角色,制衡中國的力量,謀求讓東京成為該地區國家的領導者”。 在專訪中,安倍清楚地表明,日本所能做的一個重要貢獻就是在亞洲制衡中國。他說,有人擔憂中國正試圖用武力而不是用法治改變現狀,但如果中國選擇走那條路,那就不能和平崛起。 同時,日本媒體也紛紛迎合安倍,《讀賣新聞》28日發表社論稱,如果中國繼續強化海洋活動將不可避免地推高釣魚島的緊張局勢。作為日本來說,或許不得不增強在釣魚島問題上的警惕意識了。一方面堅持日美同盟,另一方面強化與擁有獨立海洋戰略的俄羅斯和印度的關系,以此牽制中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8日回應稱,日本領導人不斷發表涉華挑釁言論再次表明了日本政客掩耳盜鈴的狂妄和心虛。她強調,中國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這是中方根據時代發展潮流和國家根本利益作出的戰略抉擇。中國將繼續努力維護周邊和平穩定大局,繼續致力于通過對話協商解決有關問題,同時堅決維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 有評論指出,安倍的“抗衡中國說”折射出的是安倍的“同盟困境”。東北亞重要國家中,日本與中國、韓國的雙邊關系處于歷史低點。盡管安倍頻頻出訪東南亞,試圖通過參與南海事務遏制中國,但效果不彰。 “抗衡中國說”還反映出安倍的進退失度,凸現的是中日兩國關系的不可共生性。其邏輯點是:中國崛起是非和平性的,中國正在走通過武力改變現狀的道路。這既是對中國和平發展路徑的刻意抹黑,也是對中日關系基礎的公然破壞。對于安倍的立場變化,需要保持高度警惕。這有可能意味著中日海權博弈的進一步升級。(完) |
相關閱讀:
- [10-29] 日本在亞太動作頻頻放言制衡中國 中方嚴詞駁斥
- [10-29] 日本在亞太動作頻頻放言制衡中國 中方嚴詞駁斥
- [10-29] 日本在亞太動作頻頻放言制衡中國 中方嚴詞駁斥
- [10-29] 日本在亞太動作頻頻放言制衡中國 中方嚴詞駁斥
- [10-29] 日本在亞太動作頻頻放言制衡中國 中方嚴詞駁斥
- [10-29] 日本在亞太動作頻頻放言制衡中國 中方嚴詞駁斥
- [10-29] 日本在亞太動作頻頻放言制衡中國 中方嚴詞駁斥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