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國家級貧困縣抱團發展 專家稱缺乏剛性協調機制
www.fjnet.cn?2013-10-30 07:02? 付文 侯琳良?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10月19日,在湖北省來鳳縣湘鄂情大橋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緊張地進行給排水管網、路基路面施工。在大橋的那一頭,湖南省龍山縣居民楊昌貴,每天下午都會和幾個老伙計到工地來轉轉,看看修橋進度。“我今年78歲了,就盼著這個橋早點修通,以后我們出行就更方便了!” 龍山縣和來鳳縣,雖分處兩省,但都是國家級貧困縣,同處武陵山腹地,隔水相望,兩縣縣城只相距4公里。2011年10月22日,國務院批復《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2011—2020年)》,將“龍山來鳳經濟協作示范區”列入其中,兩個“窮兄弟”得以抱團,共謀發展。 整合 公交“四統”通信“四同” 協作示范區批復后,來鳳縣和龍山縣共同確立了“三同”、“十個一體化”的發展思路。“三同”即政策同等、發展同步、資源同享;“十個一體化”指雙方城區規劃、基礎設施、產業發展、酉水河保護與利用、旅游開發、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金融服務、平安創建和人才發展一體化。來鳳龍山共同編制了《龍鳳示范區發展戰略規劃》以及空間布局等其他12項專項規劃,建立了規劃體系。 來鳳縣住建局局長陳應學說,示范區建立后,“龍鳳”公交一體化建設實施了“四個統一”,即統一兩縣跨城公交線路、統一車輛標志和外形、統一對開時間及收費和統一營運管理。 目前主線公交已經開通運營,票價3元,5分鐘一趟的公交車穿梭兩城之間,把兩縣百姓生活緊緊聯系在了一起。龍山人、來鳳人一有閑暇便帶上妻兒、邀上朋友,去對方縣城逛街、購物、就餐等等,作一回“出省出界”的旅游。 除了公共交通上的統一,龍鳳兩縣的通信資費取消漫游限制、電網聯通并網。兩縣已組織電信、移動、聯通等部門共同編制了通信一體化建設方案,分階段實現“四同”目標:2014年完成運營商計費系統數據修改,首先實現“同價”;2018年完成龍鳳示范區通信樞紐局建設,實現“同網”;2019年統一兩縣號碼資源、IP地址,實現“同號”;2020年統一兩縣通信服務標準,實現“同城”。 今年9月12日,全國第一張跨省金融IC卡——“龍鳳卡”,在來鳳縣和龍山縣同時發行,實現了示范區支付結算一體化,這標志著龍鳳示范區金融同城結算實現新跨越。同時,來鳳、龍山兩縣信用聯社正式啟動銀行卡和存折業務、資金匯劃、票據業務同城一體化,打造了全國第一個跨省支付結算一體化的金融服務平臺。 跨省城市公交和通信的統一,打通了兩縣的市場,為兩縣百姓提供了商機,也提供了便利。龍山石羔山鎮正南村距離龍山縣城12公里,但距來鳳縣城只有約3公里。跨省公交開通后,使該鎮正南村等地農民的蔬菜、水果、百合等農產品能夠就近銷往來鳳,助推了當地的產業發展。 發展 摩擦中實現“雙贏” “來鳳、龍山兩縣同屬以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國家級貧困縣,山同脈、水同源、民同俗、人同宗,歷來交往頻繁,關系緊密。”來鳳一位退休老干部告訴記者。“從歷史來看,任何一個地方都有發展的快慢階段。龍山發展快的時候,來鳳會努力學習;來鳳發展快的時候,龍山也會積極趕上。” “來鳳有重大項目開工時,我們會邀請龍山的領導,這樣它就不會再上同類項目,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來鳳縣發改局副局長徐駿表示,“龍山上項目時也會這樣做。” 但矛盾的出現有時仍然不可避免。以黔張常鐵路建設為例,來鳳和龍山都想在本縣境內設立客運站和貨運站,顯然不現實。起初,來鳳龍山為了各自利益僵持不下。后來兩邊的發改部門主動坐下來談、傾聽對方意見,最終談出了一個“雙贏”的結果:來鳳境內設貨運站,龍山境內設客運站。 在討論示范區旅游業總體定位時,龍山縣認為,應舉兩縣之力,打造以龍山里耶為龍頭的秦簡文化旅游品牌。理由是,里耶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容易形成品牌效應。對此,來鳳縣不同意。他們認為,應該以酉水河為紐帶,在來鳳仙佛寺和里耶之間開發土家民俗文化風光帶。幾經協商后,總體定位涵蓋了歷史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給了雙方發展的空間。 “來鳳和龍山的關系可以這樣來概括:合作中有競爭,競爭中有合作,良性競爭、積極合作。”來鳳縣長向軍表示,兩縣就像擰在一起的一股繩,你幫我、我幫你,共同向前發展。 2012年,示范區經濟取得了“六增一降”的成效:地區生產總值89.70億元,同比(下同)增長13.6%;財政總收入8.35億元,增長13.1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6.25億元,增長20.9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17億元,增長16.7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49元,增長11.64%;農民人均純收入4273元,增長13.58%;萬元GDP能耗下降21.7%。 難題 缺乏剛性協調機制 專家認為:“來鳳和龍山打破行政區劃能夠擴大市場,形成資源優勢互補,在理論上符合經濟發展規律。但是從兩年的實踐情況來看,還存在兩個問題:首先,片區協調機制的設計還不成熟;其次,將區域發展與扶貧開發相聯系,前提是需要特殊的優惠政策和大量的資源投入,而這些政策在目前尚在研究,還未出臺。” 龍鳳示范區目前尚未建立起跨兩縣行政區的綜合協調機制,行政、財稅、投資等多方面政策多部門間的一對一協調推進,剛性明顯不足。在區劃一體、資源整合、要素配置、基礎建設、產業分工、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協調還不能適應一體化建設的要求。 另一方面,盡管《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對龍鳳示范區賦予了“三大改革”、“五個一體化”和“兩個國家戰略”的定位,但目前龍鳳示范區享受的各項政策和投資與普通縣完全一樣,在行政管理、財政稅收、土地使用、金融投資、人才發展等方面也并沒有明確具體的特惠政策。 作為國家級貧困縣,龍鳳兩縣行政層級較低,可支配資源有限,且還處于低水平發展階段。湘西、恩施兩州作為欠發達地區,對龍鳳示范區提供的支持有限。在目前情況下,如果沒有強力的政府推動和市場運作,沒有外部資源的集中投入,僅靠龍鳳示范區自身積累,走常規發展路徑,難以實現跨越發展。本報記者 付文 侯琳良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2]國家貧困縣為何“有錢蓋樓無錢辦學”?
- [ 10-22]貧困縣建“豪華衙門”,奢靡之風當休矣
- [ 10-21]河南一貧困縣豪華辦公樓扎堆 學校宿舍如“難民營”
- [ 09-24]國家級貧困縣借物流基地征地違法建別墅群
- [ 09-12]加拿大僑領陳沙立向西北貧困縣鄉捐贈救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