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訪談時間:2013年10月31日 10:00-11:00 訪談嘉賓:中國社會科學院食品藥品產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主任張永建 訪談主題:嬰幼兒配方奶粉藥店“試賣” 能保“萬事大吉”? 中新網10月30日電今年6月份,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聯合九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其中“實行嬰幼兒配方乳粉專柜專區銷售,試行藥店專柜銷售”的政策成為焦點。 10月26日,已經醞釀了多個月的奶粉進藥店政策終于進入了試運行階段,據悉,此次率先在北京五家藥店同步上市的產品包括國內外11家品牌奶粉,緊張地等待消費者“大考”。只是在盈利模式尚不明朗、消費者依然處于觀望的狀態下,其能否順利通過試用期還很難說。 奶粉進了藥店,這給奶粉本身帶來一些不一樣的色彩。除了有“藥店”這身特殊的外套,關于奶粉出現質量問題后的商品召回問題也備受消費者關注。不少消費者對于藥店的奶粉充滿了期待,認為進藥店的奶粉應該設立更高的門檻,比如從奶源、奶粉企業、中轉環節等方面都應該加強監督。 在國外,藥店管理極其嚴格,是質量與安全最有保障的地方,在法國,奶粉藥店有專門的藥劑師,根據個體情況有針對性地為嬰兒推薦奶粉,以減少了嬰兒對奶粉的不良反應,。此次奶粉入藥店,配套的軟硬件設施并不完善,不少專家紛紛質疑,在配套設施法律沒有出臺的時候,“藥店賣奶粉”憑什么讓人看好? 其實公眾對國產奶粉擔憂,并不在銷售環節,而是對國產奶粉質量本身就不感冒。國內奶粉危機大多發生在源頭上。最近,三部委聯手提出了奶源振興計劃,衛計委提出,奶粉相關標準必須跟國際接軌;農業部提出,每年投入3億讓奶牛在源頭吃好草、產好奶;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要推動奶粉企業的兼并重組等。然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真的能讓國內奶粉市場重獲生機嗎?為此,中新網健康頻道邀請到中國社會科學院食品藥品產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主任張永建為大家一一解答。 本次訪談將于10月31日上午10:00開始,歡迎網友們積極參與! 嘉賓簡介: 張永建中國社會科學院食品藥品產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主任。長期研究食品、藥品、化妝品等產業(企業)的發展以及政府監管,在研究中強調“專業、客觀、理性、務實”,強調“研究要為解決現實問題服務”。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食品安全策略研究”審評專家,國務院《一級重大應急響應--“三鹿事件”再評價》專家組專家,被多個學術機構和政府部門聘請為專家顧問。 |
相關閱讀:
- [ 10-16]商務部:保證嬰幼兒配方乳粉流通環節質量安全
- [ 10-16]商務部:保證嬰幼兒配方乳粉流通環節質量安全
- [ 10-16]商務部:保證嬰幼兒配方乳粉流通環節質量安全
- [ 10-15]商務部: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進口管理
- [ 10-15]商務部:引導藥品零售企業試行嬰幼兒配方乳粉銷售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