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關注三中全會大改革 媒體梳理中共改革史
www.fjnet.cn?2013-10-31 08:40? 青木 紀雙城 王剛 柳直 劉暢 劉洋 陳一?來源:環球時報綜合 我來說兩句
原標題:世界期待三中全會大改革 猜測經濟改革走多遠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昨天開會決定,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三中全會)將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開,三中全會將審議‘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確定中共未來5年至10年的執政方針和改革內容,受到全球高度關注。”臺灣《聯合報》30日說。美國網絡雜志Slate也稱,十八屆三中全會被商業領袖、政治觀察家和政府官員高度期待,會期的宣布是中國一件大事。 “三中全會也就是中共黨內200多名最高級官員在本屆領導層主政期間第三次聚在一起開的會”,當英國《金融時報》在給不熟悉中國政治的讀者作出講解時,多家國際媒體已從歷史的高度看待此次會議。美國《華爾街日報》說,這么多人關注三中全會是因為中共往屆三中全會往往富有重要的歷史意義。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鄧小平的領導地位,中共開始著手啟動經濟改革;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明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方針”,中國開始進行更多的資本主義實踐。 與外國媒體相比,港臺媒體似乎更善于梳理中共改革史。臺灣《聯合報》說,1978年以來,中共一共召開7次三中全會,其中5次討論和提出具重大轉折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政策,另有兩次提出農村改革工作及有關問題。其中1984年十二屆三中全會討論通過《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突破了計劃經濟與商品經濟對立的瓶頸;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審議并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徹底擺脫姓資姓社的干擾,標志中國大陸經濟體制改革進入全域性整體推進新階段。2006年十六屆三中全會則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香港《南華早報》說,每次三中全會幾乎都是中國現代政治史的重要拐點,人們自然期待今年的三中全會成為另一座里程碑。 中共高層近期的表態也在激發外界的預期。路透社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聲日前表示,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主要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這一輪改革范圍之廣,力度之大,都將是空前的。”習近平近日也曾表示,全會將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并作出總體部署。《金融時報》稱,對習近平來說,三中全會是一次潛在的關鍵會議,他將有機會闡明自己在未來10年的政策目標。美國網絡雜志Slate稱,通過會議,我們將了解習近平在多大程度上是一名改革者。如果他決定將中國經濟帶入一個根本性的新方向,而我們在會議上也真的聽到他這樣說,那么這一切就很有可能成真。 “俄羅斯之聲”在報道中還注意到一個細節,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會期是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文章稱,在那之后,幾乎歷次三中全會的召開都沒像十八屆三中全會這樣晚過。外界此前預期本次全會在9月召開,卻推遲到11月,看來此次全會與35年前那次一樣,中共在做精心準備,當中國進入新的歷史轉折期,重大會議為國家定方向的一幕有可能重演。韓國KBS電視臺說,中國公布會期時距會議正式召開已不遠,馬上要開會了才公布會期說明中國領導層想排除改革的各種干擾,速戰速決召開會議。《南華早報》稱,今日中國處在與35年前同樣重要的歷史關口,經濟和政治發展都在經歷瓶頸,新領導層在三中全會上需作出“成與敗的抉擇”。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政策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說,當今中國正處在改革深水區,此時召開的三中全會會成為中國30年改革延續的重要節點。【環球時報報駐德國、英國、韓國、俄羅斯特約記者 青木 紀雙城 王剛 柳直 本報記者 劉暢 劉洋 陳一】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30]媒體析三中全會綱領性文件:起草半年 常委直接領導
- [ 10-30]十八屆三中全會
- [ 10-29]快訊:十八屆三中全會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開
- [ 10-29]小產權房暫無新政 專家:核心在于解決利益分配
- [ 10-02]國務院參事劉桓:對其有關遺產稅問題的報道失實
- [ 10-01]國務院參事劉桓:對其有關遺產稅問題的報道失實
- [ 09-12]發改委:厘清政府市場角色或是三中全會最大改革
- [ 09-11]李克強九天內四談改革 中國改革大勢不可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