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新書談SARS:夜不能寐的時候常常淚流滿面
2013-11-01 12:07:34??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徐家傲 徐家傲 |
? 進入《溫家寶談教育》出版專題 溫家寶簡歷 [書摘]溫家寶親筆信談教育 坦言“工作做得不夠,現實問題不少” [書摘]看望天津南開中學師生講話全文首次公開 [書摘]寫親筆信鼓勵汶川地震受災羌族女孩 [書摘]擔任總理十年教育工作回顧 新華網北京11月1日電《溫家寶談教育》一書10月31日由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聯合出版發行,內容涵蓋了溫家寶自1995年9月至2013年3月的代表性教育論述。全書分為五大部分,即“強國必強教,強國先強教(代序)”、“關于教育工作的講話”、“關于教育工作的通信”、“與大學師生的座談”以及“附錄:重視教育工作紀事”,內容包括講話、報告、信函、談話等66篇,新聞媒體報道文章17組,教育活動圖片50余幅,總計50余萬字。 書中收錄了一篇2003年5月4日溫家寶同志到清華大學看望廣大青年學生并在圖書館與同學們一起座談時的內容,新華網受權發布全文。 同舟共濟,共渡難關 (2003年5月4日) 溫家寶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想到同學們都在學校,不知道你們過得怎樣?非常惦記你們,大家還好吧?有什么活動沒有?(大家說在校園里有放風箏、踢足球、打羽毛球、練健美操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溫家寶:校園生活可以活躍一些。這是一段非常的日子,可能會在同學們的一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相信,大家不會忘記這段時間;我相信,國家經過這場磨難會更加強大,青年經過這場鍛煉會更加成熟。 “五四”精神歸根到底是民主與科學的愛國主義精神。依靠愛國主義精神,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依靠愛國主義精神,我們實行改革開放,基本實現了小康;現在同樣要依靠愛國主義精神來戰勝這場“非典”的襲擊。我們青年人應該在這場災難中經受住考驗。不久前我到曼谷參加有關應對“非典”的“10+1”首腦會議〔1〕。這次特別會議原來沒有請中國,但是后來他們感覺到沒有中國參加,會議是不能成功的。所以,從他們發出邀請到我決定去只有幾天的時間。我是“堅定”地去的。我覺得中國應當敢于面對現實,敢于面對世界。路上我就在想應對目前困難的辦法,我概括了八個字,就是“坦誠、負責、信任、合作”。我和我們的代表團可以說不辱使命,我們就用這八個字取得了東盟十國領導人的理解,在雙邊會談和“10+1”的會談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領導人責難中國,都是理解、同情、支持和合作的態度。 中國是一個有著13億人的大國,上下五千年歷盡磨難,沒有被壓倒,沒有被摧垮,也沒有散掉。世界四大文明古國〔2〕,就剩中國沒有散掉。我們的文化和歷史都延續了下來。我們的國家受的磨難最多,遭受的災難最多。《左傳》〔3〕中有“多難興邦”之說,我又想到孟夫子〔4〕有一句話:“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由此,我又想到古人說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5〕。每克服一次困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會前進一步。特別是我們這個國家,越是困難的時候凝聚力越強,越團結。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每克服一次困難,人民的聰明才智就得到一次極大的發揮,就會出現許多杰出的人物。 今天在座的同學中工科生較多。我想講一點自然科學知識。從SARS病毒,我想到了生命科學發展的兩大領域。物理學是向兩個方向發展的,一個叫作宏觀世界,一個叫作微觀世界。宏觀世界發展到宇宙中的暗物質,其實宇宙中還有反物質,反物質比暗物質還要難研究。從微觀來看,我們原來知道有分子和原子,現在研究到夸克〔6〕。生命科學其實也在向兩個方向發展。從微觀來講,就是我們現在要對付的SARS病毒,原來我們只知道有分子生物學〔7〕,現在還有量子生物學〔8〕。這是一個分支,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細胞研究,克隆技術〔9〕。其實,生命科學還有另外一個分支,就是環境。 生命有環境的理念,就是外界對于生命的影響。知識是一個浩瀚的海洋,當我們急需用的時候就感到不夠。大家都希望在研究SARS病毒上取得三個突破:第一叫作SARS病毒的確診,或者叫作陽性檢測率,實事求是地講,目前陽性檢測率研究工作還沒有完成,我國也就是48%—50%的檢測率,泰國可以達到60%;第二叫作治療,吃什么藥可以治這個病,這是一大關口;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免疫。人類征服過的幾種重大疾病也都經過一段艱苦攻關的過程。只有當盤尼西林〔10〕這種藥物研制成功以后,肺病才是可治的病;只有當科學家發現牛痘〔11〕以后,人類才能消滅天花〔12〕。我想解決SARS的措施也可能是將來科學上的一個很重要的突破。現在基于人類對基因圖譜〔13〕的掌握,這個時間應該會比較短。 我跟同學們講這些,無外乎是想跟你們說,要學的東西太多,現在在大學里學的知識廣闊一點兒,將來你們在工作中都能用上。我是主張學科面要寬一些,基礎要打得牢一點兒。因為學科之間的交叉很多,而且這種趨勢發展很快,誰也不知道當你應用的時候會成什么樣。我剛才想起你們的校訓,這兩句話是來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我在南開中學學習的時候,大中〔14〕同志是我的老學長。南開中學也有一句校訓———“允公允能”。這幾個字我們可以理解為,學校培養的學生第一是要把“公”放在首位,也就是要把人民和祖國放在首位。“能”是能力,是服務祖國服務人民的能力。南開學校對學生要求很嚴格,從儀表到坐姿都有要求,一進走廊就有一面鏡子。學生要講究儀表,這是我們最早的一任校長張伯苓定下的。一個學校要形成好的學風,要有一個好的校風、好的傳統,這是非常重要的。你們有什么問題要跟我說嗎? |
相關閱讀:
- [ 11-01]溫家寶出書談教育憶童年 部分通信首次發表
- [ 04-25]歷任總理救災工作照
- [ 03-30]溫家寶的81個經典瞬間
- [ 03-16]河北農民憶三見溫家寶:1年前寫的信他當場拿出
- [ 03-15]溫家寶多次直接改政府工作報告 要起草組改文風
- [ 03-12]溫家寶政府工作報告聚焦:改革駛入深水區
- [ 03-06]溫家寶到四川代表團聽取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 [ 03-06]溫家寶聽取四川代表團代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的意見和建議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