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開發海底資源動作遲緩 引研究機構不滿
www.fjnet.cn?2013-11-01 16:28? 王歡?來源:環球網 我來說兩句
《日本經濟新聞》11月1日稱,在判明太平洋海底“沉睡著”制造高科技產品不可或缺的稀土后,法國和中國已開始展開勘探和開發活動。而日本專屬經濟區(EEZ)也發現了有潛力的資源,但在啟動全面勘探的問題上,日本政府卻動作緩慢。這引起了日本研究機構的不滿。 “日本在海底資源發現方面具有領先優勢,但已在私底下展開積極行動的是法國和中國。這樣下去,日本將無法在世界資源爭奪戰中取勝。”由于日本相關部門在海底資源開發方面動作緩慢,東京大學教授加藤泰浩感到非常焦急。 加藤教授等人于2012年發現小笠原諸島與南鳥島海域存在“稀土泥”,其中蘊藏著生產高性能磁鐵不可缺少的鏑等豐富資源。加藤還指出,南太平洋的法屬塔希提島(Tahiti)和美國夏威夷島周邊也蘊藏有大量稀土泥,其資源量達到陸地礦山的約1000倍。 《日經新聞》稱,對此迅速采取行動的是法國和中國。在海底油田開發領域很有實力的法國大型工程企業德西尼布(Technip)顯示了強烈的興趣。有報道稱,在稀土加工領域擁有世界級先進技術的法國羅地亞(RHODIA)將與中國企業展開合作。中國陸續向擁有審批權的國際海底管理局(ISA)申請在南太平洋的公海海域進行礦物資源勘探,還有傳言稱中法將展開共同開發。 報道還稱,中國在陸地上擁有豐富的稀土礦床,掌握世界生產量的九成以上。但目前面臨與稀土一同開采的放射性物質釷引發的環境問題。而海底稀土開發則不會帶來放射性物質,作為陸地資源的替代品,中國正尋求早日實現商業化。 另一方面,日本卻動作緩慢。報道指出,在南鳥島近海稀土資源開采方面,利用船舶借助管子輸送壓縮空氣將稀土泥吸上來的方法被認為最具可行性。加藤教授表示“日本國內企業已經具備基礎技術”。 但是,日本政府2013年4月確定的海洋基本計劃僅僅表示,“將推進基礎性科學研究,利用大約3年時間調查資源量概況”,而全面勘探和相關技術的開發則被擱置。此外,日本經濟產業省和文部科學省2014年度預算的概算要求基準也僅僅納入了基礎性調查研究費。 對此,日本海洋相關企業和研究人員顯示出不滿,稱“政府機構的職能分工和合作模糊不清,很難推進技術開發”。 此前,日本的海底資源調查主要由文部科學省所屬的海洋研究開發機構(JAMSTEC)負責。但該機構的主要職能是科學研究,推動實用化的職能仍不明確。 而負責商業開發的經濟產業省所屬的日本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產資源機構(JOGMEC)近年來一直在積極爭取越南和中亞等海外的礦山權益。有研究人員認為,如果可以獲得“國產”資源,其獲取海外權益的意義就將下降,因此才對海底資源開發持消極態度。 日本的海洋政策長期被認為“缺乏總指揮”,6年前,以首相為本部長、相關部門參與的“綜合海洋政策本部”才終于成立。不過,條塊分割現象仍未改變,在天然氣之一甲烷水合物等資源的開發以及海洋風力發電引進擴大方面,均看不到日本政府整體戰略。(記者 王歡)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03]外交部:中國率先提交國際海底富鈷結殼礦區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