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當你每日清晨穿行于這座城市最繁忙的商業中心區,饑腸轆轆的身體是否還能抵抗來自于街邊小販的油炸誘惑?甚至是坐在肯德基、麥當勞或者漢堡王這樣的全球食品零售電商里,你也不一定會百分之百心安理得的,吃下盤中那金燦燦的美味,而腦子里絕不會蹦出那令人倒胃口的三個字:地溝油。先別捂嘴,你真的了解,那些從無良小販后門,甚至正大光明,登堂入室的底料,究竟是什么物質嗎?他們離你的餐桌到底有多遠?
地溝油能否在全球變廢為寶?
據全球可再生燃料聯盟(Global Renewable Fuels Alliance)公開的內容顯示,從馬來西亞到菲律賓等國家正在要求燃料的構成中包括含一定比例生物柴油的混合油。不過,ASB (生物柴油)將把自己在香港生產的生物柴油運往歐洲銷售。在歐洲,歐盟要求,2020年前交通能源必須有10%為可再生能源,此外,在歐洲由廢油制成的生物柴油價格也更高。而中國香港則不要求使用生物柴油,政府發言人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該市并未積極考慮出臺類似的要求。《華爾街日報》的報道指出,香港屬中國路邊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香港有約12萬輛柴油商用車,政府說其中最老舊的車輛造成80%的路邊空氣污染,政府計劃2020年前利用一項規模15億美元的補貼計劃將這些車輛淘汰。
即便亞洲在這方面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但一些環保組織贊揚回收食用油的做法,其他人則表達了保留意見。歐洲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 Europe)生物燃料倡導者布萊克(Robbie Blake)以歐盟的擔憂為證,歐盟中有人擔心,企業將初榨棕櫚油當做廢油銷售,因為這樣的價格更高。來自于ASB生物柴油(ASB Biodiesel)首席執行長狄克遜(Anthony Dixon)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直言,他的公司正在推進醫改規模1.65億美元的工廠,該廠可以將回收的食用油變成生物柴油。這個面積18,000平方英尺(約合1,672平方米)的工廠本月投入運營,它將成為全球十多個此類工廠之一。該廠由大股東巴林的伊斯蘭銀行(Al Salam Bank-Bahrain)控股,它將利用香港的人口密集布局從該地區及全市4,000家餐館收集廢棄的食用油,這比當地生物柴油產能高出一倍以上。
這不禁令人想起2012年12月香港著名的《蘋果日報》報道,永興油行向尚賓樓、龍寶酒家、裕滿人家、豚肉飯專門店、喜云天、嘉豪酒家、坤記面廠、旺記飯店、鲗魚涌華威酒家、香港仔權發飯店、喜慶藝廚酒家提供受污染的食油,曾經一度誤以為“地溝油”,其后證實該等食油只是受污染。[而對于地溝油的控制,虛驚一場之后,可見港人對此事的重視程度。而在島國日本,政府只抓取了三項重要工作,便扼守住了其蔓延的勢頭。這其中包括統一協調,幫助專業回收公司能夠以極低的價格從餐飲企業回收廚余廢油;提供政府補貼,幫助回收企業提高技術能力,能夠有效地把廚余廢油轉化為生物燃料等;政府提供擔保,保證提煉出的產品銷售價格。
歐洲人喜歡,卻從不進嘴
根據有關部門對今年地溝油情況的保守估計,全國城市餐廚垃圾每天產生量不低于30萬噸,每年產生的餐廚垃圾不低于6000萬噸。隨著餐飲業零售額以每年近21%的速度增長,餐廚垃圾還將如滾雪球般增長。幾年前曾有媒體報道過,變廢為寶后的“地溝油”,不僅身價猛增。而且這種新型燃油的價格是普通飛機燃油的3倍之多,由于這項技術還很新,處理成本尤其高,因為價格原因,包括荷蘭皇家航空公司采取了50%地溝油燃料,50%化石燃料的混合燃料,但將在一兩年后使用100%“地溝油”燃料。
當時的荷蘭皇家航空公司表示,可能也正是出于經濟原因的考慮,世界上很多航空公司還沒有使用生物燃料的意識,但是他們正在與中國航空、南方航空等中國的航空公司討論,他們發現,中國的這些航空公司,對“地溝油”燃料技術都表示“有很大的興趣”。事實上,為了獲得更多的地溝油作為原料,他們他們已經與上海一家公司展開合作,收集廚后菜油。不過,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此表示,由于代價昂貴,目前用地溝油做飛行燃料可能不是很現實。而且中國的生物柴油國家標準還在制定中,目前也沒有穩定充足的原料供應。
同樣,據說上個世紀70年代,德國有不法商販從餐飲企業收購富含油脂的泔水,然后加工成“地溝油”再悄悄賣給餐館。為此,德國政府推出以餐飲企業為重點管理對象的泔水回收法律。根據規定,德國餐館開業前必須與政府簽署“泔水回收合同”。德國餐飲企業產出的每一桶泔水都必須有“身份證”,從產出、回收到利用都嚴格記錄在案。
美國人對地溝油的特殊感情
之前有人說過,“如果把地溝油定義為從下水道回收起來的油,那么,美國應該是沒有這種東西的。原因很簡單,美國社會普遍認為廢棄油脂進入下水道對環境和污水管道的危害很大,所以應該盡可能地分類處理。一般家庭會把廚房里的少量廢油裝入密封的容器,扔到垃圾桶里;如果量大的話,會被建議直接送交回收站。而飯店之類的廢油產量極大的地方,也都會收集起來集中處理。”
在美國,環保局(EPA)會監測商業生產機構產生的污水,污水的組成和產量會影響到產生者支付的污水處理費。所以,飯店一般也會配合收集廢油。這樣,進入地溝的油本來就不多,而從地溝里撈油并進行加工是一件勞動量很大的事情。在美國,人力成本很貴。所以,即使中國媒體上披露的地溝油收集加工工程是真的,在美國也未必有利可圖。
美國的食品加工中,油在總成本中只占到很小的部分。但是,主管部門的管理卻很嚴格。并不需要有顧客吃出了問題才會過問,而是生產原料或者加工環境不合格,都會受到懲處。別說使用地溝油這種完全非法的原料,就是廚房里看起來不夠干凈都可能導致停業整頓。所以,美國所說的的廢棄食用油,大概相當于中國的“潲水油”。對它的處理只是垃圾處理的一部分而已。按照政府的方針,垃圾是“誰產生誰負責”。所謂的“負責”,就是產生者付錢讓垃圾處理公司處理,而不能隨便放到環境中。一般的家庭,每個月交納幾十塊錢給垃圾處理公司,他們每周來一次或者兩次把垃圾收走,而污水處理費每個小區里一般也是固定的,大致二三十塊錢。
商業生產機構就比較復雜,往往是自己跟垃圾處理公司談判。像飯店的潲水油,有的地方是出一筆錢,讓廢油收集公司定時來取,而廢油收集公司又通過向政府交費取得在某個地方傾倒廢油的許可。如果有公司愿意接收這些廢油,政府又會向他們支付一筆錢。這樣,把廢油轉化成生物燃料的經濟效益,就包括了賣燃料本身的收益和減少環境污染所帶來的效益。
形:說白了就是城市下水道里悄悄流淌的垃圾,有淘者對其進行加工,搖身變成餐桌上的“食用油”。他們每天從那里撈取大量暗淡渾濁、略呈紅色的膏狀物,僅僅經過一夜的過濾、加熱、沉淀、分離,就能讓這些散發著惡臭的垃圾變身為清亮的“食用油”。
意:主要成分仍然是甘油三酯,卻又比真正的食用油多了許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質13年轉化成航空油。它是一種質量極差、極不衛生的非食用油。一旦食用“地溝油”,會破壞人們的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的嚴重后果。
源:狹義的地溝油即將下水道中的油膩漂浮物或者將賓館、酒樓的剩飯泔水經過簡單加工、提煉出的油;另外就是劣質豬肉、豬內臟、豬皮加工以及提煉后產出的油。當然,也有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數超過一定次數后,再被重復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
五大流向
1、酒樓→收集者→酒樓、餐館(低價購買)→顧客餐桌
2、生產礦山選礦捕收劑(新技術)
3、養殖場(牲畜的飼料)
4、化工廠(生產化工產品)
5、工廠和學校食堂
關鍵數字:
我國每年從餐飲業中產生的地溝油約有2000多萬噸,全國每年廢棄或閑置的動植物油總計在1億噸左右,以1噸動植物油約提煉800千克生物柴油計算,可生成8000多萬噸生物柴油。
大約從去年11月份開始,地溝油價格就逐漸回升,幅度比較緩和,但經歷幾個月的連續上漲之后,現在華北、華東以及華南的地溝油價格已經到了4800-5000元/噸。
中海油已經在海南進行生物柴油車用試點,但效果并不理想。“在海南上的裝置是6萬噸,本來批復了20個加油站,但目前最多只能運營4-5個加油站,混配比例也由5%變為2%-3%。
文/陳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