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治霾 攻堅戰恐演變為持久戰
www.fjnet.cn?2013-11-06 07:11? 郭力方?來源:中國證券報 我來說兩句
10月下旬,霧霾天重來。中國證券報記者來到“鋼鐵之城”河北唐山,發現這里“毒氣”更盛。在豐潤區曙光鋼材貿易市場,一派繁榮景象昭示著唐山鋼鐵業的興旺。廣為流傳的說法是“中國鋼鐵看河北,河北鋼鐵看唐山”,唐山一個城市的鋼鐵工業產值占據全國近三成份額。 這里的人們或許并不盡知的是,兩個月前,志在圍剿霧霾流毒的攻堅戰已經在京津冀三地高調打響。霾“毒”至深,在這場已上升為政治任務的戰役中,參戰方誰都無法置身事外。 然而,中國證券報記者通過深入調研發現,盡管戰事正緊,但諸如整治鋼鐵污染背后的千億投資損失、參戰方實力不均影響整體治理節奏、巨額投資需求“供血”不足等一系列“攔路虎”正橫臥前方。這或許注定了這場攻堅戰最終可能演變為持久戰,而一直以來讓市場垂涎的霧霾治理萬億投資“盛宴”將不得不“文火慢烹”。 霧霾不散 鋼鐵高爐環踞 排污難管難控 一個面積占不到全國1/20的區域,卻密布著全國超過一半的煉鐵高爐,這意味著鋼鐵行業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造成的污染將比其他地區更嚴重,防治難度更大。 在這場霧霾攻堅戰中,唐山無法置身事外,因為鋼鐵工業已被鎖定為導致大氣污染的“元兇”之一。作為重點治理目標之一,唐山市到2017年前,需將自身鋼鐵產能砍掉4000萬噸,相當于目前既有產能的1/3。 霧霾天氣的罪魁是空氣中PM2.5濃度超標。據專家介紹,一直以來,鋼鐵生產排放的煙氣對PM2.5顆粒物形成的貢獻率僅次于位于首位的火電廠。 對于鋼鐵廠眾多帶來的污染,中國證券報記者在調研時有切身感受。在唐山豐潤區的東馬莊工業園區,在東西走向的狹長馬路上,坐落著海頓、鑫億源、鑫杭等十余家鋼鐵廠,相互間隔不過百米,還未進入園區,就能遠遠看見一座座煉鐵小高爐冒著濃濃白煙,滿載而至的運煤車在一些鋼廠后門排起長隊,等待將燃煤卸入儲煤倉。疾馳而過的車輛卷起漫天塵土,讓本已灰蒙蒙的空氣更顯污濁。 工業園周邊坐落著東馬莊和亢各莊兩個村子,在亢各莊村旁的玉米地里,幾位村民正在把已采摘過的玉米秸稈收割打捆。村民告訴記者,這里幾乎一年365天都是灰蒙蒙一片,附近鋼鐵廠排放的煙塵四處灑落,時常讓人感覺呼吸困難。“廠子都建十多年了,我們慢慢也都習慣了。”一位村民說,因為煙粉塵大,村民不敢在院子里晾曬衣服。到了夜里,這些鋼廠排放的煙氣更濃,夏天納涼也沒法在院子里長呆,有時候一覺醒來,院子地上灑落一層灰。 記者采訪及調查發現,就承德、石家莊、張家口等地的空氣污染情況來看,各地圍繞鋼鐵廠產生的污染情況不盡相同。 河北的鋼鐵大軍到底有多大規模?“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對此向記者表示,從產能上講,截至今年上半年,河北省鋼鐵產能已達3.14億噸,占全國總產能的1/3,其中唐山產能就超過1.2億噸。而從鋼鐵污染源排放出口的煉鐵高爐數量來看,據“我的鋼鐵網”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鋼鐵高爐有700座左右,其中河北省就達270多座,天津有十多個,再遠一點的山西和山東省分別有40和30多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煉鐵高爐數量超過全國一半。 “一個國土面積不抵全國1/20的區域,卻密布著全國超過一半的煉鐵高爐,這意味著鋼鐵行業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造成的污染將比其他地區更嚴重,污染防治難度也更大。”徐向春直言。 一個可以佐證這種污染程度的數字是,據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統計,2012年河北省鋼鐵行業生產噸鋼的二氧化硫、工業粉塵排放量分別達1.23千克和0.77千克,這兩個數字均為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同行業先進水平的3-6倍。 更為直觀的體現是,自今年以來,環保部跟蹤統計的全國74個城市的空氣質量狀況顯示,空氣質量較差的前十名城市均位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而到今年三季度,京津冀地區空氣質量平均超標天數的比例更是達到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近三倍。 事實上,京津冀地區的鋼鐵行業大氣污染排放問題,一直是環保部大氣污染監管盯得最緊,但也是最頭疼的難題。據記者了解,環保部各級官員去年以來在不同場合紛紛表達對以京津冀為代表的華北地區鋼鐵業污染的嚴厲批評。最近一次表態是在10月23日,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司長熊躍輝直陳,環保部今年初針對華北近300家鋼鐵企業進行排查后發現,其中7成以上企業都存在超標排放問題。而頗為無奈的是,目前整個華北地區的鋼鐵企業均為未通過環評的“黑戶”,對其監管一直處于空白狀態。 據記者調查了解,近年來針對鋼鐵企業二氧化硫及煙粉塵等大氣污染物排放,環保部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標準,排放濃度上限值達到“史上最嚴”。在此背景下,京津冀地區一些大型鋼廠陸續開始加裝脫硫和除塵等環保設施,以力求達標排放。一方面,全國范圍內仍有多達2/3的鋼鐵燒結機未安裝煙氣脫硫及除塵設施,京津冀地區也不例外。 另一方面,據環保部華北督查中心人士告訴記者,即便是已經加裝環保設施的鋼廠,為減少運行成本,環保設施也經常不運行,導致污染物排放難管難控。“在目前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規缺位的情況下,這一問題仍將長期考驗監管部門的執行效力,企業超標排放大氣污染物的現象仍將長期存在。”該人士表示。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3]京津冀打響“呼吸保衛戰”:治霾艱巨打持久戰
- [ 10-29]京津冀污染預警將聯網 區域重污染天多城市聯動
- [ 10-24]京津冀等六省聯防大氣污染 北京抓八大減排工程
- [ 10-24]京津冀等六省區市共商大氣治污 今年河北或投千億
- [ 10-24]京津冀等六省聯防大氣污染 北京抓八大減排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