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調控重在防風險調結構促改革
2013-11-06 10:33:13??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 上半年貨幣政策堅守穩健,常規操作以公開市場操作為主,基準利率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未做調整。除常規操作外,上半年管理層還進一步規范銀行理財,稽查銀行間債市,加強外匯資金流入管理,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 7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對金融政策支持“調結構”進行了全方位部署。總體來看,今年以來的金融調控主要圍繞“防風險”、“調結構”、“促改革”發力。 上半年貨幣政策堅守穩健,常規操作以公開市場操作為主,基準利率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未做調整。從操作目標看,6月末,基礎貨幣余額同比增長13.0%,比上年末加快0.7個百分點。從中間目標看,由于商業銀行資產擴張意愿較強,貨幣乘數由去年12月份的3.86上升到今年6月份的4.09,M2增速偏快。就執行效果而言,貨幣政策中性略松。 除常規操作外,上半年管理層還進一步規范銀行理財,稽查銀行間債市,加強外匯資金流入管理,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7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對金融政策支持“調結構”進行了全方位部署。總體來看,今年以來的金融調控主要圍繞“防風險”、“調結構”、“促改革”發力。 銀行“錢荒”改變金融運行格局 6月份以來,受多重因素影響,銀行間市場遽然緊張,貨幣市場利率飆升。面對銀行間短期資金面緊張,央行采取拒絕放水的強硬態度,借以給商業銀行警示與教訓,迫使其強化流動性管理,倒逼銀行控制資產規模過快擴張。此次“錢荒”對金融運行格局有著深刻的影響。 1.貨幣供應量增速放緩,但仍高于全年增長目標 今年前5個月M2增速在持續高于13%調控目標的水平上高位攀升。但6、7月份,受銀行“錢荒”與央行拒絕“放水”影響,銀行適度控制信貸投放節奏并收縮同業運用,貨幣供應量增速有所放緩。7月末,M2余額同比增長14.5%,比1月末回落1.4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高0.6個百分點,超出13%的全年增長目標1.5個百分點;M1余額同比增長9.7%,比1月末回落5.6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高5.1個百分點。 2.社會融資規模減小,表外融資活躍度明顯下降 前5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大幅放量,表外融資(委托貸款、信托貸款、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增長尤為迅猛。前5個月社會融資規模累計 9.11萬億元,同比多3.12萬億元,各月當月社會融資規模均多于去年同期。其中,人民幣貸款4.22萬億元,同比多2811億元;外幣貸款5658億元,同比多3932億元;表外融資2.81萬億元,同比多1.87萬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1.18萬億元,同比多5536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1122億元,同比少127億元。 受銀行“錢荒”與央行拒絕“放水”影響,銀行對表外理財和票據業務加以控制,致使表外融資大幅收縮。銀行間資金緊張使債券發行遇到困難,債券融資規模大幅減少。6、7月份,社會融資規模明顯收縮。6-7月份社會融資規模1.85萬億元,同比少9860億元。其中,人民幣貸款1.56萬億元,同比多1004億元;外匯貸款1290億元,同比多180億元;表外融資1750億元,同比少5020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871億元,同比少3597億元;非金融企業股票融資254億元,同比少308億元。(見圖1) 3. 人民幣存款仍存在“沖時點”,企業定期存款增長顯著 近年來,受績效考核和存貸比監管影響,銀行存款波動存在明顯的季末“沖時點”現象,即存款規模“季末沖高,下季初回落”。2012年人民幣存款季末月份平均增加2.3萬億元,而季初月份平均減少5115億元。利用發行理財產品“吸”金和理財產品到期大量“吐”金是銀行“沖時點”的主要手段。這就造成大量一般存款季初“出表”或轉化為“同業存款”(同業存款不計入人民幣存款),季末再集中“入表”或由“同業存款”轉化為一般存款。 今年以來,銀行“沖時點”現象依然存在:3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4.22萬億元,4月份減少1001億元;6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1.6萬億元,7月份減少2573億元。不過銀行“錢荒”和央行拒絕“放水”對“同業存款”造成一定沖擊并相應減少其向一般存款的轉化,致使二季度末人民幣存款沖高力度明顯減弱。6月份人民幣存款同比少增1.26萬億元,新增規模較去年同期大幅縮水。 從人民幣存款部門分布看,住戶存款增長平穩,非金融企業存款增長較多。前7個月,住戶存款增加3.7 萬億元,同比多增605 億元;非金融企業人民幣存款增加1.7萬億元,同比多增1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定期化”程度上升, 6月末定期存款占比61.3%,比去年同期提高3.2個百分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業對經濟前景的擔憂,傾向于多儲備資金。(見圖2) 4.人民幣貸款增長平穩,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增長明顯 7月末,人民幣貸款同比增長14.3%,比上年末低0.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1.7個百分點。前7個月,人民幣貸款累計增加5.78萬億元,同比多增3839億元。今年以來,新增貸款呈“中長期化”。前7個月,居民戶貸款增加2.38萬億元,同比多增1.06萬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主要是購房按揭)增加1.43萬億元,同比多增7837億元;非金融企業和其他部門貸款增加3.39萬億元,同比少增6738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增加1.6萬億元,同比多增4611億元,短期貸款與票據融資增加1.64萬億元,同比少增1.14萬億元。 房地產市場回暖推動個人按揭貸款增長。6月末人民幣個人購房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1.1%,比上年末提高7.6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9628 億元,同比多增6173 億元,增加部分占全部貸款的19%,占比較去年全年高7.3個百分點。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