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一輪改革的基本思路和行動方案
2013-11-06 10:49:22??來源:光明網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8)以服務業開放為重點,深化涉外經濟體制改革。應加快涉外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對全球高端生產要素富有吸引力的體制環境,提高我國整合國際資源、開拓外部市場的能力,促進國內改革與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 ——以擴大開放倒逼國內改革。推動能源、電信、金融等基礎行業對外開放,引入有競爭力的投資和經營者,帶動國內競爭。深化文化、教育、醫療衛生、體育等開放,引入新理念、機制和商業模式,帶動服務業加快發展。 ——打造對高端產業與生產要素具有更強吸引力的投資環境。改革外資審批體制,開展準入前國民待遇與“非禁即入”的試點;統一內外資法律,強化法律法規的一致執行,形成各類所有制企業平等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 ——加快對外投資體制改革。減少對外投資審批環節,提高審批效率;加強對外投資保護,保障海外利益,避免重復征稅;重新定位政府職能,從注重事前審批轉向改善對外投資信息、法律、融資、保險等服務。 ——加快外貿體制改革,增強高附加價值出口競爭力。完善出口退稅制度,減少對上游投入品的歧視;以海關特殊監管區為基礎開展自由貿易園區試點;開展貿易投資便利化改革,不同監管部門聯合查驗,降低收費;以暫定稅率方式,推行結構性降低關稅;在存在進口特許權領域放松進口權管制,引入更多競爭;以中日韓自貿區為重點,加快談判建立高質量的自由貿易區。 ——加快對外談判體制改革,提高參與國際經濟治理的能力。改進涉外經濟貿易決策協調機制,加大高層協調力度;改革涉外人事制度,在政府機構與國際組織間建立人才雙向流動的機制;建立智庫參與涉外經濟決策的機制,增強我國在國際經濟治理機制中的倡議能力。 注釋: 本文摘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為十八屆三中全會提交的改革方案的總報告。報告全文將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