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97人小村16個雙重戶口 村民:就是來分錢
www.fjnet.cn?2013-11-06 12:37? 彭亮?來源:人民網 我來說兩句
農業戶口的“價值” 于家峁村的其他村民,為什么該村于海兵等十多人的“雙重戶口”問題耿耿于懷?這要從2012年一次“分紅”說起。 2012年,當地某家在于家峁村的土地上采礦的企業向該村支付了一筆費用。當年10月,由于海兵支持會議,確定為于家峁村的每個村民發放福利5000元。戶籍落在于家峁村者,才有資格領取這筆錢。 于家峁村是個不足百人的自然村,和其他4個自然村一起歸并為一個行政村“王家莊村”。于家峁村村民反映問題時所指出的于海兵,即在王家莊村擔任村委、并具體分管于家峁村工作。 和柳林縣的其他村莊不同,為于家峁村村民帶來“福利”的礦產不是煤炭,而是可以用作建筑材料的青石。 “分紅以后應該每年都會有。”于家峁村康姓村民說,不止是分紅,還有企業擴大礦場的占地補償,以該村可以擴大開采的礦山面積超過300畝、而每畝占地補償3萬元計算,僅占地補償的費用大約就有近千萬元。所以,很多村民對擁有“雙重戶口”、也獲取了上次分紅的十多口人很不滿,認為這些人相當于侵占了自己的利益。 村民們就此問題找過一些政府部門反映情況。在此之后,這十余人的“重戶”問題在被逐漸清理,涉及者的非農戶口被陸續注銷。 但村民們對目前的結果持有異議。村民們認為,這些人以后仍然可以拿走原本屬于自己的利益。“這里面還有戶口遷出我們村20多年的人。”康姓村民表示對此不能理解,他認為這簡直就是“投機取巧”,通過弄虛作假的手段、可能還有拉關系走后門等等行為,在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中隨意變換身份,獲得利益。 康姓村民稱,自己在咨詢公安部門戶政工作人員時得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農轉非,不能非轉農”。因此,他和于家峁村其他村民都認為,類似于海兵等曾經擁有“雙重戶口”的人,在注銷重復戶籍時,應該被注銷其農業戶口,而不是注銷其非農業戶口。 在于家峁村以戶籍所在為依據、進行占地補償費用以及企業分紅的發放的背景下,于海兵等4戶十多口人的戶籍問題成為了雙方的爭論焦點。 對于這個不足百人的自然村來說,未來的占地補償獲將達到“每人約10萬元”。該村另一位于姓村民表示,村民們現在沒有在種地也沒有工作,基本都是在四處打工。當地開礦所帶來的“福利”,對沒有穩定經濟來源的他們很重要。“這一定要爭。”于姓村民說,即使不計算將來每年的分紅,僅僅是近在眼前的占地補償,可能在可分配的總額上都有200萬元的差異——而每個村民究竟能得到多少,取決于“落戶在于家峁村的人到底是81人還是97人”。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5]公安部:切實解決辦戶口難辦證難問題
- [ 11-02]江西一村民生9子女無法上戶口 回應稱需交撫養費
- [ 10-29]養女18年無戶口,法外能否容情?
- [ 10-18]貴州居民身份證限時15日辦結 原來需60個工作日
- [ 10-18]六旬老太辦理醫保先后跑8趟居委會
- [ 10-17]入北京戶口要考試只能加劇不公平性
- [ 10-16]清華教授回應進京需考試:系問題的次要方面
- [ 10-16]河北簡化戶口落戶手續 警方承諾不讓群眾跑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