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地方政府改革是一場自我革命
www.fjnet.cn?2013-11-08 06:54? 李克強?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在地方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 李克強 (2013年11月1日) 不久前,黨中央、國務院頒發了《關于地方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的意見》,這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全會精神作出的又一項重大決策,是指導和規范地方政府改革的重要文件。今天的會議是繼今年5月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動員電視電話會議后又一次重要會議,主要任務是進一步統一思想,深入動員,對地方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進行安排部署,把中央的決策落到實處。 一、上下聯動,做好政府改革這篇大文章 如果說中央政府改革是上篇,地方政府改革就是下篇,需要整體構思、通盤考慮、上下貫通,把政府改革的整篇文章做好。地方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是黨和國家改革開放事業大局的重要內容,也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進一步理順政府和市場、政府和社會、中央和地方的關系,更好地發揮市場、社會的作用,更好地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推動政府全面正確地履行職能,加快現代政府建設,努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不斷進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新要求。 (一)地方政府改革事關經濟持續發展和轉型升級。我國經濟發展到今天,要實現長期增長、持續健康發展,必須轉型升級,無論是從當前還是從長遠看,都到了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 新一屆政府成立以后,面臨的國內外經濟形勢錯綜復雜,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財政收入增速下滑,中央財政一度出現負增長;貨幣增量也難以再擴大,因為池子里的水已經很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把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作為開門的第一件大事,緊緊抓住不放,既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馬前卒”,又作為宏觀調控的“當頭炮”。半年多來,我們保持定力、穩中有為,創新宏觀調控方式;同時深處著力、穩中有進,下大力氣推進職能轉變、簡政放權,中央政府分四批取消和下放了300多項行政審批等事項。原來以為,通過取消和下放審批事項激發市場活力要有一個過程,實際上這樣一個強烈的信號發出后,對市場的預期、市場的活力、社會資本的調動,雖然不能說立竿見影,但已初見成效。社會投資和創業熱情迸發,加快改革與調整結構疊加的效果,超出人們的預期。今年以來,企業登記數增長25%,其中民營和個體企業增長37%,帶動了民間投資以23%左右的速度增長,明顯超過政府性投資增速,這也是三季度經濟穩中向好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轉變職能,把該放的權放下去、放到位,激發市場活力、需求潛力和發展的內生動力,可以有力推動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促進以開放帶動改革。把中央的相關權力放給地方,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可以提高經濟運行效率。通過簡政放權可以做到政府不花錢能辦事或少花錢多辦事,這個道理我們要深刻領會。 改革開放35年來,各級地方黨委政府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今年以來,各地花了很大氣力,取得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成效。從當前看,穩增長的壓力仍然很大,財政收入的增速不高,而改善民生的剛性支出不能減,甚至在有些方面還需增加。經濟發展靠財政支出和政府投資,靠中央再多打赤字、多增發票子,已經受到很大限制,這方面的政策空間很有限了。從長遠看,各地要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再繼續走老路,靠政府擴大債務、單純經營土地,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也會形成過剩產能,肯定走不長,也走不通。即便短期有效,長期代價也很大。所以,對各級政府來說,無論是當前穩增長,還是長遠謀發展,都要靠改革創新。這就必須加快轉變政府職能,下決心破除審批多、辦證多、收費多、罰款多的體制機制障礙,把推動發展的著力點放到發揮企業、市場、社會力量的作用上來。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7]李克強:完善制度防止沖擊社會心理底線事件頻發
- [ 11-07]李克強:發展現代農業要靠改革 牢記尊重基層首創
- [ 11-07]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 [ 11-07]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 [ 11-07]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