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轉型期記者“成長的煩惱”
www.fjnet.cn?2013-11-08 06:59? 鄭昕 李金紅?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夜晚來臨,逐漸亮起的霓虹燈勾勒出城市的輪廓。卻有一些人無暇顧及華燈初上的美景,為第二天的選題自覺加起夜班。11月8日,中國第14個記者節即將來臨,他們也許忙于工作而無暇享受屬于他們的節日。 一個月前,《新快報》記者陳永洲事件引起了行業震動,“余波”也并未隨著真相逐漸浮出水面而消退。即將來臨的記者節,帶給不少“無冕之王”沉淀與反思的機會。 “西北狼”的困惑 2010年,西部一家都市報進行一種細分市場與受眾的嘗試,在周邊一座小城市創建了子報。創刊時那句口號“奔赴沒有狼的草原”,吸引了不少像胡旭一樣初出茅廬的熱血青年。 懷揣新聞理想,21歲的他一走出校園,就像一只饑渴的猛獸,在夜以繼日地工作中汲取養分。一年內他幾乎走遍了這座三線城市的每個角落,“一年大約有10個月在采訪的路上”,胡旭的語氣中有驕傲,也有疲憊。 但是工作所付出的辛苦,有時和收獲的滿足并不完全對等,胡旭也曾懷疑自己究竟能為別人帶來什么、給自己帶來什么。有一次,在采訪一位受誤導而將畢生積蓄投入保險的老人時,他見老人老淚縱橫,便遞出一張紙巾,但是那位老人卻不伸手接過,而是盯著他足足有一分鐘。“大爺的眼神像一把尖刀所發出的亮光一樣直射我的內心,但我有何德何能為他主持公道。” 2012年,隨著網絡新聞媒體方興未艾,胡旭所在的報社廣告收入日趨下滑,他也選擇了“裸辭”,不是因為收入,而是對這家報社的理念產生了懷疑。“事件當事人才是新聞真正的主人,我們替他們表達痛苦,壓力太大。”胡旭說他對報社沒有抱怨,只有遺憾。 如今在北京一家報社供職的胡旭坦言,在傳統媒體做報道越來越艱難。“紙媒已經在走下坡路了,為了艱難生存,報道監督對象經常被‘公關’,報道空間越來越逼仄。”但他從沒有后悔選擇記者的職業一路走下去。“我無力做什么,僅僅想成為事實的記錄者。”胡旭說。 “標題黨”的身份尷尬 如果說胡旭是為理想而感到困惑的話,還有這樣一批“記者”,對自己的身份都存有疑惑。 “我們稱自己是記者,但當采訪對象要我們出示記者證時,時間仿佛停滯了。”27歲的小馬供職于一家網絡門戶網站,雖然按照規定,他們并沒有采訪權,同樣不會擁有記者證,但他們除了在辦公室編輯、轉載其他媒體的新聞外,偶爾也會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尋找趣聞、發現真相。“我認為我們介于正規記者和草根記者之間,但兩頭都在以某種方式拒絕我們。有時候就索性說我是‘自媒體’。”小馬的回答很干脆。 已在網站工作兩年的他,卻說自己從未找到歸屬感。小馬說:“業內對網絡編輯的認可程度并不高。雖然可以利用已有的影響力做些采訪,但是遇到重大突發或者重大事件,內容基本上還是源于報社、電視等傳統媒體。作為二次加工者,不能去一線采訪,還是有些不甘心。” 小馬的困惑還不僅于此,由于他的報道受眾需要點擊網址才能看到,所以經常要炮制出表面轟動、實則無聊的新聞。“可以說內容和標題在某種程度上是分離的,‘標題黨’無處不在。”小馬說。 “拼速度、拼流量已是工作常態,,尤其在遇到突發事件或者重大報道時,各家都會搶最新、最獨家的東西在第一時間發出,有時候消息源并非準確,但為了博得眼球,也就得打打擦邊球。”小馬覺得,自己的工作得不到認可。“入行兩年來,我從未有過歸宿感和職業幸福感。” “記者肩負的使命不是少了,而是更多” “現在發出聲音的渠道越來越多,想發出聲音的人也越來越多。新聞價值的堅守卻越發重要,無論是傳統媒體的記者,還是新媒體的記者,要肩負的使命不是少了,而是更多。”西安外國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院長王天定說。 王天定說,新媒體記者和傳統媒體記者不同的地方,也許在于他們所屬的商業網站首先把新聞定義成一種商品,因為國內一些知名大型的門戶、新聞網站大多是商業公司。但他們面臨的競爭壓力也更大。 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專家張洪生教授則表示,在新媒體時代,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于通過移動終端獲取信息,微博、微信具有極大粘性,他們改變的是人際傳播關系。新媒體去中心化,受眾多元化更為明顯,因而在傳播過程中,作為傳播者的責任更加重大,尤其是傳統媒體的職業操守。 “我們應對轉型危機的手段,要經得起市場的檢驗,同樣也要堅守新聞理想和價值。”王天定說,“照有些人的講法,在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是記者,凡是每個使用自媒體的人,都承擔著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在自媒體時代,原有的專業和大眾之間的壁壘和界限要突破,這是我們需要面對和思考的。”(文章中部分人物為化名)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鄭昕 李金紅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8]記者節觀察:新媒體時代壓力很大 記者這行不好干
- [ 11-07]莆田昨召開歡慶第14個記者節座談會
- [ 11-06]泉師學子舉辦“漢字書寫大賽”迎記者節
- [ 11-19]2012年度醫科大學記者節系列活動落幕
- [ 11-10]在忙碌的工作崗位上度過第十三個記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