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期間政治局將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
2013-11-09 07:07:34? ?來源:北京晨報 責任編輯:林雯晶 陳瑜輝 |
期待三 收入分配領域改革應突破 “新一輪改革,應是系統性、整體性的改革,否則改革就很難往前走。”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認為,近些年來,經濟領域改革較多,而社會領域改革相對滯后,導致經濟、社會發展“一頭重一頭輕”的問題日益突出。 人民網開展的“你最關心哪些改革關鍵詞”的網絡調查中,收入分配改革、行政體制改革、民生保障制度改革、醫藥衛生改革、戶籍制度改革等得票數位居前列。 這些領域改革如何突破,人們期待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回應。 期待四 突破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 改革激發活力,活力推動發展。今后的中國要長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依舊需要通過改革,讓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持續噴涌。 由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尚不完善,一些領域束縛發展活力的體制機制障礙還有不少,在群眾反映強烈的辦事難、創業難、創新難中都有體現。一位企業家直言:“跑個項目,我連政府部門的收件員、預審員都得打一遍交道,期待政府職能轉變再加力!” 即將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如何就增強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活力開出“藥方”,進一步突破制約發展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使全社會創造能量充分釋放,值得期待。 ■國際反應 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的新決策將為中國指引一個積極和持久的發展方向。預計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會涉及市場能動性、擴大中小企業機會、提高資本分配效率、改善消費和投資間的平衡等。 ——美國前財長亨利·保爾森 “中國夢”構想回應了社會對政府的訴求。中國將深化改革,構建社會公平,消除收入不均所導致的社會壓力。 ——俄羅斯高等經濟學院東方學研究室主任阿列克謝·馬斯洛夫 中國在過去30多年中的發展顯著改善了絕大多數中國人的生活水平,但也造成不同地區、不同類別民眾發展和生活的差異。現在,中國民眾的期望發生了改變,人們對打擊腐敗等有了更高要求,這方面的改革進程十分迫切,需要作出深層次的轉變。 ——法國著名漢學家萊昂內爾·韋龍 中國共產黨將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就全面深化改革問題作出重要決定。新的突破將為解放生產力提供更多動力,有助于激發社會創造力,對解決貧富差距、區域發展不平衡,以及處理發展與穩定關系等具有積極意義。 ——越南社會翰林院中國研究院院長杜進森 為確保經濟持續穩定增長,中國政府應繼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以及各區域均衡發展,應更多著眼于促進國內消費,增強消費者信心,并為快速工業化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尋找答案。此外,中國應加大財政系統改革力度,確保經濟順利進入成熟的發展階段。 ——以色列中國問題專家亞歷山大·佩澤夫納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