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特赦法案或無法通過 前總理他信回國基本無望
2013-11-09 09:46? ?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陳瑜輝 |
分享到:
|
由于參加投票人數不足法定人數,泰國國會上議院未能在8日提前對備受爭議的特赦法案草案進行一讀審理和投票。 按照相關法律規定,上議院149名議員中必須至少有74人參加投票,投票才合法生效。但8日下午的上議院會議上,只有67名議員到場。上議院議長尼空于當晚宣布閉會,特赦法案草案推后至11日進行一讀審理。 這份被稱作“一攬子赦免”的特赦法案近日在曼谷街頭引發上萬名民眾示威游行。泰國反對黨民主黨7日發出“最后通牒”,要求國會必須在當地時間11日下午6時之前否決特赦法案,否則該黨將采取“必須的行動”。為平息集會風波,尼空7日宣布上議院將提前對特赦法案草案進行審理,以期能提前結束表決,否定特赦法案,緩解國家目前緊張局勢。 但尼空的做法引發部分上議員不滿。上議院內部40名上議員組成的組織指責尼空向政府屈服,不遵守上議院中立的原則。這40名上議員均未參加8日的議會。 反對特赦法案的民眾8日繼續在曼谷舉行集會。泰國國際航空公司的1000多名員工在該公司總部舉行集會,抗議特赦法案。泰國工業聯盟當天也表示,該聯盟反對特赦法案,因為目前的局勢已經影響到泰國的制造業和總體經濟。 - 焦點 特赦法案被指為他信量身定做 這份特赦法案的爭議焦點在于所謂“一攬子赦免”,即從2006年9月19日軍事政變至2013年8月8日之間所有涉及政治集會的罪犯將獲得赦免。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個無區別的赦免政策,但實際上受益者寥寥無幾。因為大部分相關罪犯都是在2006年至2008年間獲刑,且絕大部分刑期在1至6年。 反對黨和當地媒體紛紛指出,特赦法案是為流亡海外的前總理、現任總理英拉的哥哥他信量身定做的。2008年,泰國法院以濫用職權罪缺席判處他信兩年監禁,因他信一直流亡海外未能服刑,但判決仍然有效。特赦法案如果獲得通過,將為他信回國鋪平道路,還有可能幫助他拿回被沒收的十多億美元財產。 泰國學術界和法律界人士認為,特赦法案破壞了泰國法律的統一性和嚴肅性,是泰國歷史上“最糟糕”的法案。 特赦法案將止步于上議院 泰國國會下議院1日通過了由為泰黨提出的特赦法案草案。雖然法案還需得到上議院和國王批準,但這兩關都是程序性的,而且為泰黨在上議院擁有多數議席。 然而,面對街頭不斷升溫的反對浪潮,以及反對黨民主黨咄咄逼人的攻勢,特赦法案的命運出現了變數。分析人士指出,英拉政府或許已明白,即使法案獲得通過,政府自身也將被拖入泥潭。 英拉5日發表講話稱,特赦法案的命運將由上議院決定,如果遭到上議院否決,為泰黨不會繼續推動此案在國會通過。原本支持特赦法案的上議院議長尼空也轉變立場,表示上議院尊重國民意愿,他本人與部分上議員都對該法案持反對態度。尼空7日宣布,上議院將提前對特赦法案進行審議。 分析人士認為,各方發出的信號均表明,特赦法案止步于上議院的可能性非常大。 他信借“特赦”回國希望漸小 自本月初以來,參與反特赦法案的游行示威者已從最初的反對黨成員,擴展到學生、商人、醫務人員等,還有很多普通市民加入。 面對來自反對派以及民眾的巨大壓力,流亡海外的他信通過特赦法案回國的希望可以說是越來越小。 一些分析人士呼吁他信主動做出“犧牲”,與特赦問題脫離干系。知名政治評論員沃拉尼說,作為泰國政壇關鍵的爭議性人物,他信必須從國家大局和團結出發,放棄從特赦法案受益的想法。 11月6日,身在海外的他信通過互聯網發表聲明說,他在特赦法案問題上“尊重人民的意愿”,但沒有明確表示是否將主動退出“特赦名單”。 分析人士認為,從英拉、為泰黨主要領導人以及他信本人的表態來看,為泰黨政府在特赦法案問題上可以說已經基本“認輸”,但它需要以上議院的否決來作為一個“臺階”下。 新京報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