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漁民從江西都昌縣城西碼頭枯水的鄱陽湖湖底穿行(11月5日攝)。 11月6日14時,鄱陽湖標志性水文站點星子站水位為8.20米,逼近8米的極枯水位。 新華社記者 宋振平攝 (新華調查)季節性干涸幾成常態鄱陽湖會否又續“大湖之死”? 新華網南昌11月9日電(記者郭遠明、程迪)羊群在干涸的湖底悠閑地吃草、為保居民用水只能掐斷工業供水……這些景象描繪的并不是中國西北某些干旱缺水地區,而是近年來頻現“水荒”的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畔。今年鄱陽湖枯水期再次大幅提前,幾成常態的季節性干涸讓湖區周邊上百萬人遭遇飲水困難。 最大淡水湖變身“河溝” 傳統“水鄉”頻鬧“水荒” 11月初,九江市廬山區姑塘鄉鄱陽湖畔,干涸的湖底開滿了紫紅色的蓼子花,集聚著許多攝影發燒友和野餐的人們。堤壩上滿是來自各地的自駕車,一些越野車開下堤壩,在“草原”上飛馳。 姑塘鄉的程文偉9月底就把200多只羊趕到了這片“草原”。在鄱陽湖邊放了20多年羊的他告訴記者:“今年湖水退得早,我把羊比往年提前了一個月放下來吃草?!?/span> 今年10月中旬以來,受持續少雨和長江水位降低的共同影響,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枯水期再次大幅提前。目前,鄱陽湖水位接近極枯水位,一條條“河溝”替代了寬闊的水面,遼闊的草原替代了浩瀚的湖面。 鄱陽湖持續低枯水位的到來,使周邊城鄉居民生活、工農業生產以及經濟社會發展變得窘迫起來。 余干縣、鄱陽縣、都昌縣等地一批沿湖鄉鎮水廠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取水困難甚至是無水可取的情況;沿湖部分農村地區因為地下水位低,飲水井、壓水井出水嚴重不足,不少農戶的水井每天出水量僅夠1人飲用。 江西省科學院鄱陽湖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年華分析,鄱陽湖低枯水位使得洲灘外露,帆蚌、河蜆、螺螄等底棲動物及植物死亡,最終很可能影響越冬候鳥的食物來源。 江西省防汛抗旱總指揮部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4日,鄱陽湖以及周邊持續低水位造成江西境內102.22萬人飲水困難。而近10年,鄱陽湖已多次出現枯水期延長,周邊地區用水困難。2011年鄱陽湖甚至出現汛期大旱,湖底能飆車。 |
相關閱讀:
- [ 03-11]陳曉華:部分地區土地拋荒情況確實存在 但這是局部的季節性的
- [ 01-10]甲型H1N1流感已成為北方地區季節性流感
- [ 01-10]陜西個別學校出現數十例季節性甲型流感病例
- [ 08-22]渣土車肇事幾成季節性城市病 多頭監管被指縱容
- [ 10-13]我國9月出口同比增長9.9%創新高 專家歸因季節性因素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