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尼爾森發布最新調查報告顯示,92%中國在線受訪者表示食品價格上漲將或多或少地影響其日常購買決策。其中,有超四成中國受訪者會增加網購,這一數據顯著高于全球平均值15%。 影響一: 外出就餐增多 “隨著來自全球的中產階級數量以每年7000萬的速度增加,食品價格在20年內預期將翻一番。在這當中,消費者對商品有更高的需求、他們面臨各種經濟壓力,并最終驅動人們購買行為的改變。”尼爾森中國零售研究副總裁范奕瑾表示。 尼爾森的調查結果指出,家庭食品并不是唯一一個受到食品價格上漲影響的方面。消費者表示,當食品價格上漲時,他們會改變的習慣包括外出就餐(61%)、購買零食(53%)、添置新衣服和配飾(51%)、娛樂活動消費(49%)和旅游及度假(36%)。 大約一半的中國受訪者認為在食品價格上漲的情況下,他們會減少購買酒精類飲料(53%)、薯片及其它零食(50%)、碳酸性飲料(50%)和糖果曲奇及其它甜食(46%)。 “對快速消費品的采購一直是中國消費者日常生活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內容。”范奕瑾說。“作為企業,當食品價格的上漲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消費者的購買能力時,如何通過引進新的品牌或產品來重新調動消費者的購買意愿,或通過產品升級來讓消費者愿意花更多的錢去買他們認為更好的產品,才是企業必須要應對的挑戰。”范奕瑾補充道。 影響二:到大型商場購物增多 當問起食品價格上漲將如何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渠道時,超過三分之一(36%)的中國受訪者表示他們會增加前往綜合性大賣場或大型商場(這里指的是能夠提供從家用電器、衣服、電子產品到雜貨的多種產品的超大型零售商)購買的頻次,30%的人會增加前往超市和清倉店的次數。 與此同時,約四分之一的消費者會增加在附近商店(24%)、倉儲會員店(24%)、生鮮市場(27%)和工廠直銷店(22%)的消費次數。 影響三:網購和海淘增多 報告顯示,28%的中國受訪者則稱,當食品價格上漲時,他們會增加在國內網上零售渠道上的購買次數或金額,這一數據顯著高于全球平均值15%。13%的受訪者說,他們會增加海外網購的次數,這個數據也高于全球平均值8%。 “隨著中國的網絡滲透率和智能手機滲透率不斷提高,電子商務以及移動商務對于吸引中國消費者。”范奕瑾強調,“但是,只有那些能夠通過高品質產品來建立可信度和便捷的運送服務,并能夠在網上提供獨一無二的產品配搭,給予消費者多種便利的付費方式和運送方式選擇,能與消費者產生共鳴的品牌或產品,才能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立足。” 在食品價格上漲時期,41%的中國受訪者表示他們會在網上尋找產品,而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者則會通過社交網絡來搜索特價商品。3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會只買打折產品,32%的受訪者則更傾向于購買大包裝產品。 “幾乎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食品價格上漲的影響,”范奕瑾談道。“對于廠商而言,決定什么樣的產品品類在價格上有上漲的幅度、而什么樣品類會更容易受到價格上漲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
相關閱讀:
- [ 11-09]調查稱近半受訪者嫌廣場舞擾民 八成愿加入廣場舞
- [ 11-08]九成受訪者支持京張申冬奧 半數人擔憂霧霾天
- [ 11-07]90.9%受訪者看過網絡自制劇 三成人看好或成主流
- [ 11-07]治理公車腐敗 71.2%受訪者贊成取消領導專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