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鋒:“希望‘改革窗口期’的三中全會取得突破”
www.fjnet.cn?2013-11-09 14:26? 顧錢江 崔元磊?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希望‘改革窗口期’的三中全會取得突破”——訪北大國發院教授盧鋒 新華網北京11月9日電(記者 顧錢江 崔元磊)“中國正處于‘改革窗口期’。”談及9日開幕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盧鋒教授說,“我覺得,以全面深化改革為主題的這次會議,勢將取得實質性突破,并引發一系列更深廣的系統性改革。” 北大國發院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盧鋒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作上述表示。 雖然海外輿論不乏看空中國改革的聲音,但作為一位中國經濟體制演變的長期觀察者,盧鋒相信人們對中國新一輪改革的熱切期望不會“落空”。他理由有三: 首先,1978年以來中國改革史的一條基本經驗是,成功的改革是逼出來的,而當下中國倒逼改革的力量很大。 盧鋒說,過去數十年經濟快速增長過程中所產生、積累的問題構成了越來越大的壓力,亟需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來化解。其中包括收入分配的壓力、社會穩定的壓力、環境保護的壓力、國企改革停滯的壓力、貧富差距的壓力等。 其次,當前社會各界對改革攻堅形成廣泛共識,有著強烈的改革突破預期。 盧鋒說,中國通過改革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并且在不斷完善,但近年改革已駛入“深水區”,在一些關鍵領域難以突破。“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中國需要突破性改革來還“欠賬”。 第三,中國新領導層上任近一年來的施政方針政策有利于改革,為改革形成了一種“勢”。 盧鋒認為以下幾點比較突出:反腐力度空前,震懾了貪腐官員;全面整治“四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在客觀上使官員系統處于一種自我反省的狀態,有利改革推行;在宏觀政策上,不采取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而是投入更多精力推進改革。 “我認為現在是天時、地利、人和的‘改革窗口期’,在這個時候推動改革,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能性、現實性,”盧鋒指出,這樣的歷史機遇不是經常存在,必須要一鼓作氣,不失時機地推進重要領域的改革。 盧鋒說,市場化或者說解決“市場不完善”的問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取向。他認為,結合中國實際,市場化改革的重點至少有以下幾個: 一是要完善土地、資金、勞動力等要素市場,特別是要解決好土地資源的配置問題,保護好農民利益,打破政府對土地的壟斷和行政控制,實現健康的城鎮化。 二是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方向是讓國企和民企在競爭環境下作為平等市場主體參與市場活動,而不是維持和強化國企的壟斷地位,否則不僅導致缺乏效率,而且易滋生腐敗。 三是著力減少政府對企業等市場主體和微觀市場活動的干預,尤其是取消對企業投資活動的不合理審批、核準、備案等,警惕打著各種“宏觀調控”旗號實則干預市場的行為。 “中國需要系統性改革來解決深層次矛盾,希望此次三中全會邁出重要第一步。”盧鋒說。 【編者注:本文系新華社十八屆三中全會專題報道稿件之一。欲了解更多,請登錄新華網(www.xinhuanet.com)、新華通(www.xinhuatone.com)、中國特稿社(www.chinafeatures.com)的“中國新改革”頁面。】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9]十八屆三中全會今開幕
- [ 11-09]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國道路的“歷史新起點”
- [ 11-09]外媒: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成中國改革里程碑
- [ 11-09]國際社會矚目三中全會 十八大以來中央釋放改革信號
- [ 11-09]十八屆三中全會今開幕 全球關注中國改革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