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審計迎來跨國合作時代 涉氣候變化和反恐等
2013-11-12 08:02? 姚冬琴?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全球化浪潮洶涌澎湃,就連具有鮮明政治意義、披著神秘面紗的國家審計,也必須要有全球的視角、開放的心態。 10月末,被譽為“審計領域奧林匹克”的世界審計組織第21屆大會在北京召開。這次大會召開有一個深刻的背景:從金融危機到歐債危機,再到近期美國政府關門引發的債務違約擔憂,世界各國政府所面臨的問題、風險和困難正變得愈發復雜和“跨界”——跨越了國界,涉及不同層級政府,以及政府與非政府部門。這是一個各國很難獨善其身,需要共同抵御風險的時代。 160多個國家的審計長齊聚北京,他們致力于擔當國際審計合作的“使者”,為完善全球治理而努力。如果說審計是一個國家的“免疫系統”,那么,他們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在世界范圍內防患于未然。 審計“跟錢走” “納稅人把錢交給政府,政府應該合理、有效地使用,為納稅人服務。這種受托責任,在全球范圍也是能夠成立的。比如,聯合國會費來自各個成員國,來自全世界納稅人。再比如,金融危機爆發,危機的來源國、感染國,政府需要施以援手,需要拿納稅人的錢去彌補窟窿。”國家審計署特約審計員、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對《中國經濟周刊》說,現在全球性公共事務越來越多,人們越來越有一個共識,審計不僅關乎一個國家的治理,還與全球治理緊密相連。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審計力量成為全球金融機構監管改革的有力推動者。“金融危機發生后,美國審計署提請美國國會特別關注政府的經濟刺激計劃,同時也通過審計來檢查各個部門是不是合理地花費,有沒有把錢用在刀刃上,并把這些情況向國會反饋。我們在審計中發現,過去,美國政府對金融、財政方面的管制是非常零散的,需要進行調整。”在世界審計組織第21屆大會上,美國審計署審計長基恩·多達羅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提問時說。 2012年,世界審計組織理事會決定將“全球金融危機特別工作組”轉型為關注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監管改革的“金融現代化常設工作組”,致力于幫助各國最高審計機關應對當前或未來的金融危機。 “這個工作組很多工作就是要去檢驗,各國經歷了金融危機之后,是否按照承諾進行了金融現代化的改革,包括對銀行新的監管要求、在20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特別會議上的承諾等,是否都落實了。”基恩·多達羅說。 在王雍君看來,審計肩負監管責任,需要及時發現潛在危機,減輕危機的后果,進而減少納稅人的負擔。 在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中,審計的舊有模式也得到加速改變。2008年10月底,德國聯邦審計院成立了“穩定金融市場特別工作組”。如果一家銀行得到政府資助,該工作組便根據協議商定的審計權利,進駐這些銀行執行審計調查。“德國聯邦審計院可以將其審計范圍擴展到歐洲層面和私人經濟領域。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德國聯邦審計院向世界審計組織第21屆大會提交的國家論文中這樣表述。 這種跨越國界、跨越政府與非政府部門的審計,被形象地稱為“跟錢走”模式。 “包括國際金融秩序、財政秩序,國際治理的結構在發生變化,它需要我們針對新的情況來重新審視和完善這種治理結構。世界審計組織將參與全球治理規則的制定及治理實務,在加強財務紀律、及時發現并揭示經濟風險、打擊腐敗、維護世界經濟平穩運行等國際事務和全球化問題中發出聲音。”中國國家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在世界審計組織第21屆大會期間表示。 審計國際合作從氣候與環保下手 自2011年以來,跨國審計一直是中美戰略對話的重要內容之一。今年5月,中國證監會、財政部與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簽署了執法合作備忘錄,開展審計監管跨境執法合作。 在政府審計層面,不僅在經濟領域,在諸如氣候變化、反恐等全球性議題上,跨越國界、地區的審計合作也越來越多 。 2010年,在世界審計組織環境審計工作組框架下,美國審計署與其他13個國家的最高審計機關共同完成了一項氣候變化協作審計。審計報告指出了各國最高審計機關在評價各自政府氣候變化承諾兌現情況及相關政策和項目實施情況時所需考慮的問題。 目前,美國審計署正在與丹麥、挪威、俄羅斯和瑞典等國最高審計機關一起,開展對北極理事會的協作審計。 “一個國家的審計事務是主權范圍內的事情,跨國審計不是法定要求,但是,在全球化浪潮中,這種合作將越來越多。審計既是全球化的產物,又對全球化起積極的促進作用。各個國家的審計實踐、良好的慣例和規則,會豐富全球審計的經驗,更多地傳遞到各個國家。”王雍君說。 促進全球治理的中國審計力量 中國國家審計署近年來也參與了很多國際合作,對聯合國維和部隊的審計就是一例。 中國于2007年順利當選聯合國審計委員會委員,并從2008年起開始履行聯合國審計職責,負責審計包括聯合國維和行動在內的19個機構和項目及其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機構。其間,中國審計隊伍成功把“績效審計”的概念推向聯合國,并改善了聯合國的預算管理機制。 中國審計為什么要走向世界?7月28日,剛剛獲得“聯合國維持世界和平獎”歸國的劉家義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參與聯合國審計工作,既是中國承擔國際責任、履行國際義務,為世界和平、發展和共贏作貢獻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提升了中國審計在國際審計界的影響力。 “我一直倡導最高審計機關應當促進完善國家治理和全球治理。對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實施審計,是最高審計機關促進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途徑。”在世界審計組織第21屆大會上,劉家義接任該組織主席。他表示,要進一步推動世界審計組織當好全球治理的參與者和建言者,對全球重要及突發事宜進行研究并提出建議;要加強與聯合國及專門機構、國際性和區域性組織的聯系,在國際規則制定中充分發揮影響力;同時,要建設經驗分享、人人共惠的典范機構,鼓勵最高審計機關開展同步審計和聯合審計。 “中國審計走出去,向世界傳遞一個強有力的信號,中國審計人也可以承擔高度復雜、非常重要的全球性任務。”王雍君說。中國能否通過世界審計組織這個平臺,更多地把中國的審計理念推向全球,在參與政治合作、經濟合作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這方面潛力還很大。當世界許多國家認可中國的審計力量很專業,增加對中國審計隊伍的信任度,產生的潛在利益是方方面面的,是很難用貨幣來表達的。”《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姚冬琴 | 北京報道 |
相關閱讀:
- [ 11-10]解析如何監督一把手:紀檢 審計 監察 信訪舉報
- [ 11-05]省審計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 [ 11-04]永春縣審計局政風行風建設工作獲縣行評代表好評
- [ 10-30]省審計廳堅持開展道德講堂教育活動
- [ 10-23]劉家義接任世界審計組織主席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