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韓日失和影響美國的東北亞布局
2013-11-12 15:5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林晨 |
分享到:
|
安倍對于歷史的諸多論斷,連華盛頓也表示質疑,今年4月,安倍在議會答辯時的論斷(譯者注:4月23日,安倍晉三在國會答辯時稱,侵略的定義在學術乃至國際上都沒有定論,這屬于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取決于看待這個的是哪一方),這不僅讓安倍成為中韓批評的靶子,華盛頓也為之惱怒,因為安倍對侵略的否定,事實上也否定了美國在戰后建立起的國際秩序。因而在最初階段,華府對于韓國對安倍的唾罵是很理解的。然而,韓方最近以來對于安倍無終止的批評,以及韓國總統樸槿惠始終拒絕與安倍舉行任何會面(甚至包括涉及朝鮮問題的會面),使得美國不禁發問,韓國的意圖何在? 美國一直敦促安倍,希望他在敏感議題上保持最大的克制,以免那些歷史遺留問題引來韓國更大的敵意,白宮方面擔心,韓國對日本無休止的外交攻擊,會疏遠日本的關鍵選民群體——那些溫和的,認為區域安全對于日本至關重要的選民,他們支持日本與亞洲其他國家達成和解。這個群體是值得注意的,有很多日本人認為日本做出的道歉已經足夠了,并表示韓國批評日本沒有對“慰安婦”進行逐個的賠償,但是那些韓國人卻忽略了“亞洲婦女基金會”所做出的努力,這個由日本政府斥資110億日元發起的基金會,其中有一半的資金來自日本民眾的私人捐款,用以對“慰安婦”當事人的現金賠償和其他援助。 另外,近期韓國首爾和釜山高等法院裁定,勒令三菱公司對二戰時期雇傭的韓國勞工進行賠償,這使得相當一部份的日本人感到憤怒,包括了那些態度中立的日本人。韓日自1965年邦交正常化以來,雙方已經就戰爭時期的各種聲明簽訂了協議,協議規定,日本向韓國提供大額的資金援助,而相應的,韓方將放棄索要賠款的權利。換句話說,是韓方選擇放棄賠款在先。 很多日本人認為,1965年簽訂的協議是韓日關系正常化的基石,韓國政府坐視該國法院作出的錯誤判決,可以解讀為他們不承認自己簽署的協議。 盡管很多人催促華盛頓在韓日僵局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但美國則希望在對待韓日的雙向關系中不偏不倚,鑒于韓國總統樸槿惠在近期出訪歐洲的過程中,再次對日本進行口頭批評,這樣看來,韓日在近期重建高層級的官員對話是不能指望了。但是,朝鮮的核武器和導彈威脅就擺在眼前,至少,他們應該在日常事務的層級保持必要的相互諮詢。而華盛頓應該做的,是讓雙方分清楚歷史遺留問題——以及區域戰略議題——這兩個對話的差別,厘清主次重要性。 同時,以安倍為首的日本領導人,不應在東亞作出過激的動作,讓周邊國家繼續對日本妖魔化,這也是對美國的支持。 |
相關閱讀:
- [ 10-31]德媒稱北京上海等城市被美列入監聽 韓日無監控
- [ 10-30]日媒稱中日韓11月上旬或將舉行副外長級磋商
- [ 10-29]韓國外長稱韓日關系問題本質是日錯誤歷史認知
- [ 10-22]韓國政府稱已向日本陳述對集體自衛權立場
- [ 10-20]韓日或舉行安保政策協議會 討論集體自衛權
- [ 10-20]韓日或舉行安保政策協議會 討論集體自衛權
- [ 09-23]韓日外長或26日在聯合國舉行會談 恐難消分歧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