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采訪陜西奪刀護病人“90”后護士“姐妹花” 劉秋蘭和鄧瓊月奮力拖開行兇者姚某截圖來自監控視頻 10月31日凌晨,陜西漢中市中心醫院發生一起陪護人員持菜刀砍患者事件。這兩名值夜班的“90后”護士沖向持刀者,最終挽救了患者生命。11月11日下午,人民網陜西頻道記者在陜西省漢中市中心醫院住院部4樓,見到了這兩名護士,劉秋蘭和鄧瓊月。 劉秋蘭(左)和鄧瓊月(右)的英勇事跡在全國都引起了很大關注 崔嶸/攝 鄧瓊月有點害羞,說話輕聲細語,卻又很直接,當攝像機對準她時,她會說:“鏡頭可以遠一點嗎?我臉上有痘痘,不好看。” 鄧瓊月的實習老師劉秋蘭是位臉蛋圓圓、眼睛細細的姑娘,同樣出生于91年的她,大概是已經工作了一年的緣故,顯得老練、活絡了不少,用鄧瓊月的話來說,她的師傅可是“自來熟”,見著誰都能攀談上幾句。 這兩名“90后”護士因為十天前的壯舉,連日來已經接受了各地區報紙、衛視的十余次采訪,不過面對記者的鏡頭,她們還是有些不大自然。 清晨交接班前,鄧瓊月和劉秋蘭一起整理床鋪。崔嶸/攝 第一次扎針嚇的雙手發抖 奪刀護患者反倒不害怕 2013年10月31日凌晨,漢中市中心醫院住院部骨一科的走廊里發生了極具反轉性的一幕:患者徐某躺在病床上,正與陪護人姚某交談著什么,不料,姚某忽然抽出一把菜刀,朝向徐某亂砍一氣。 正在監護室給病人換藥的值班護士劉秋蘭聽到呼救聲后,立即沖了出去,想要奪下姚某手中的菜刀,但無奈力氣不夠,她只好緊緊抱住姚某腰部,試圖將他從病床前拖開。隨后,實習護士鄧瓊月也從病房中跑出,見狀馬上撲上去抓住姚某胡亂揮舞的手臂。這時,走廊里的患者趙小林和病人家屬黃軍也沖上來幫忙,四人合力制服情緒失控的姚某,并撥打了110報警。(后據調查,兩個月前姚某開車將徐某撞傷,姚在徐住院過程中對其進行陪護。當晚,二人在賠償問題上產生爭執,才導致了瘋狂一幕的發生。) 再次提起這件事,劉、鄧二人都很淡然,并表示“沒想到居然會有媒體來采訪”。劉秋蘭說她聽到呼救聲就拔腿往外跑,是“下意識的反應”,鄧瓊月更是不停地擺手:“不要問我當時是怎么想的,我真的什么都沒想。”事后,劉秋蘭的手上被抓出血口子,鄧瓊月的腿部也出現大面積淤青,但兩人完全搞不清是什么時候受的傷。 鄧瓊月正在填寫值班記錄崔嶸/攝 面對多家媒體的輪番采訪,劉秋蘭直言“受寵若驚”,她說:“當天我在值班,守護患者就是我的責任。”當被問到:“如果當時沒人過來幫忙,后果怎樣你想過嗎?”她搖搖頭:“我就想著趕緊把他拽開,別讓他再傷人了。”鄧瓊月覺得當時的自己有點“怪”:“今年7月,我第一次給病人扎針時緊張到整只手都在發抖,但那天晚上我就光想著把菜刀搶過來,反倒不怎么害怕。”制服行兇者后,一向細心的鄧瓊月發現姚某自己也在廝打過程中受了傷,她還多次堅持為其包扎傷口。 師徒二人搭檔值“大夜” 崔嶸/攝 性格慢熱的“徒弟”很溫柔 時刻減肥的“師傅”是個自來熟 鄧瓊月目前就讀于漢中職業技術學院護理系,今年6月來到漢中市中心醫院實習。由于身體瘦弱,出生于1991年的她顯得比實際年齡要小。初見面時,鄧瓊月有點害羞,說話輕聲細語,卻又很直接,當攝像機對準她時,她會說:“鏡頭可以遠一點嗎?我臉上有痘痘,不好看。”記者詢問可否去她的住處拍攝時,她溫柔又堅定的拒絕:“還是算了吧,室友在休息,不太方便呢。” 相處了幾個小時之后,鄧瓊月的話漸漸多了起來,一著急還不時蹦出幾句家鄉話。她一頭長發從額前分成兩股,編成兩根小辮束在腦后,精干中不失甜美。當被夸贊發型好看時,鄧瓊月抿嘴一笑:“我們上班時不能留劉海,整個捋上去又不好看,所以就這樣編起來。” 鄧瓊月的實習老師劉秋蘭是位臉蛋圓圓、眼睛細細的姑娘,同樣出生于1991年的她,大概是已經工作了一年的緣故,顯得老練、活絡了不少,用鄧瓊月的話來說,她的師傅可是“自來熟”,見著誰都能攀談上幾句。吃晚飯時,劉秋蘭一邊念叨著“我要減肥”,一邊往豆漿里加砂糖,還不忘招呼眾人:“你們要不要糖?” 走廊里的病患一有動靜,值班護士就要上前仔細查看。肖翔/攝 采訪當晚,恰巧輪到師徒二人值“大夜”,要從晚上11點值班到次日清晨8點。記者跟隨兩位姑娘來到更衣室,原本披著頭發的劉秋蘭利落的把頭發扎起來塞進護士帽;脫下高跟鞋、換上平底鞋的鄧瓊月一下就進入了工作狀態,不過M號的護士服穿在身上還是顯得有些寬松。 采訪間隙,劉秋蘭去值班室瞇了一小會兒,醒來時有點迷糊,原本就白凈的臉更顯蒼白,“最近有些忙,沒休息好”,接著又咧開嘴笑了:“能借這個機會瘦下來就好了!” 師傅劉秋蘭接受采訪時 徒弟鄧瓊月在一旁安靜的聽著肖翔/攝 “我們醫院的任何一個人都會這樣做” 在骨一科值班室里,記者見到了兩位姑娘口中的“美女護士長”——漢中市中心醫院骨科護士長馬秀琴。提起兩位愛徒的勇敢表現,馬秀琴很動情:“我覺得我們的姑娘太勇敢了!”馬秀琴告訴記者,當天劉、鄧二人就這起突發事件向自己做了常規匯報,隨后就正常交接并下班,只字未提兩人上前阻止的事兒,“第二天警方來調查取證,我才看到當晚的視頻監控,說實話看到那個場面,我當時就驚出一身冷汗。” 鄧瓊月的父母遠在內蒙古,他們是從電視上才得知女兒的事情。“我沒覺得是大事,而且也沒受傷,告訴爸媽反而讓他們擔心”,鄧瓊月解釋說。從初中起就開始住校的鄧瓊月在生活上很獨立,為了上班方便,她還特意從學校宿舍搬出來,和同學一起在醫院附近租了房。她小聲告訴記者,自己的事情被媒體報道后,很多朋友都不太相信,“就連我們班主任也給我打電話問是不是真的。” 劉秋蘭則是當天就把事情經過告訴了父母,“因為仔細一想有點后怕,我就給我媽打電話‘求安慰’來著。”這位性格爽朗的姑娘在談及自己收獲的贊美時,謙虛地說:“我們醫院大環境好,為醫護人員提供了很多‘情感培訓’,教我們‘傳播微笑’、‘傳播陽光’,讓我覺得‘對患者好’是件自然而然的事。”劉秋蘭還大膽“炫耀”:“當天晚上正好趕上我倆值班,我覺得我們任何一位同事遇到這種情況,一定也會這么做。” 11月12日凌晨1點,記者離開漢中市中心醫院骨一科時,劉秋蘭和鄧瓊月還在低頭忙碌。當天晚上,骨一科共有病患83人,和以往的任何一個“大夜”一樣,這個不眠夜里,她們要定點巡房、檢查術后病人出血量、更換輸液吊瓶、更新護理記錄,在病人摁鈴呼叫時即刻趕到。 采訪手記 事情已經過去了十幾天,劉秋蘭和鄧瓊月的勇敢行為經媒體報道后,“漢中市中心醫院最美護士”、漢臺區“見義勇為先進個人”、“陜西省三八巾幗標兵”、陜西省婦聯“三八紅旗手”、“陜西省優秀共青團員”、“漢中市優秀共青團員”等榮譽稱號也紛至沓來。面對眾多溢美之詞,兩位姑娘表現的很平靜:“我們還是像以前一樣上下班,沒啥區別。”對于媒體的“深挖”,她們雖然感到不適和疲憊,但也會不斷向記者說:“護士長最近要幫我們打點很多事,她更累。” 采訪過程中,記者多次感到束手無策,因為兩位姑娘實在不怎么會“說話”,針對提問,她們經常是一個字,甚至一個詞就回答完畢;鄧瓊月有點怕攝像機,錄影中不時偷瞄別處。護士長馬秀琴為兩位姑娘奮不顧身后的安然無恙感到欣慰:“我覺得我們的姑娘是‘好人有好報’,正因為她們平常對病人好,出事的時候才會有人沖出來幫她們。” 目前,漢中市中心醫院已對鄧瓊月作出擬聘用決定,只要她明年6月順利畢業并考取護士執業資格證,就能成為中心醫院的正式護士。說到這個消息,鄧瓊月顯得很開心,她對記者說:“干一行、愛一行,我會繼續學習,積累更多護理經驗。”劉秋蘭則一直謹記馬秀琴的教導:“醫護人員和病患是站在同一邊的,我們應該給予對方更多理解,相互扶持著完成戰勝疾病的目標。” 言談中,劉秋蘭和鄧瓊月未能吐露出任何華麗的詞句,正如馬秀琴所說的那樣,她們“認真”、“樸實”,卻又用自己的點滴行動踐行著“醫者仁心”四個字。我們也祝福兩位善良的女孩,能夠將這段繁華轉化為成長的力量,一路勿忘初衷、勇敢前行,成為自己夢想的那種人。 |
相關閱讀:
- [ 11-12]2名年輕女護士奪刀救患者被贊“女漢子”(圖)
- [ 11-11]陜西漢中90后護士奪刀救患者 被贊正能量"女漢子"
- [ 11-03]北京一精神病患者扎傷4名護士 其他護士稱后怕
- [ 10-31]山東好青年:“最美護士”為捐造血干細胞兩推婚期
- [ 10-29]南昌警方通報劫持護士事件情況:經尿檢嫌犯吸毒
- [ 10-28]江西南昌護士遭劫持一小時 打落匕首獲救
- [ 10-28]女護士遭劫持打落匕首獲救 醫護人員稱無醫患沖突
- [ 10-24]男子持刀捅傷鄰居后送醫治療 打傷護士跳樓身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