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面改革難點:利益藩籬難破 思想仍待解放
2013-11-13 07:5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12日下午,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為期4天的全會聽取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12日晚,新華網邀請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宋世明、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周天勇做客新華訪談,權威解讀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在談到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改革方案時,周天勇表示,這個方案有三個亮點和三個難點。 [主持人]這屆三中全會提出了一個全面改革方案將改革全面地推向了深入。那么我們公報內容都看到了,亮點在哪里?突破點在哪里? [周天勇]我想第一它是全面、綜合、協調。第二是要管長期。比如十年內,或者我們到2020年的話起碼是一個七年內的改革方案。第三就是我們這次遇到的問題更加復雜、難度更大,所以必須得像剛才所說的那樣,要有一些突破點。 難點比如說對改革的一些阻力,總書記和總理在很多場合都說了一些利益的藩籬要破除,我覺得這是一個難點。第二個難點就是這次也提到一個更高層次的開放,就要和國際的一些體制接軌。比如說我們建立的上海自貿區,到底怎么建立?我們過去的管理都不適應。第三個難點實際上就是人們對改革的思維方式,人們的思想是不是解放,這里我看公報里也提出膽子要大一些,這些方面也要有一個觀念意識的跟上,也要對全會的公報、中央的決定要有一個共識。我覺得這都是我們需要協調的一些難點。 |
相關閱讀:
- [ 11-13]三中全會,再次奏響改革最強音
- [ 11-13]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的七大新意
- [ 11-13]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給廈門拓展了空間
- [ 11-13]三中全會公報解讀:財稅改革強調“花錢責任”
- [ 11-13]專家解讀三中全會公報:可能涉及官員財產公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