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稱國家安全委員會將成中國第五大國家機構
2013-11-13 14:22? 王楷?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陳瑜輝 |
分享到:
|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從昨晚《中國之聲》第一時間播送"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到現在,已過去近18個小時。來自世界各國媒體高度關注這份5000字的公報,用各種標題、不同角度來進行深入分析和解讀。 其中引人關注的是中國將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消息。有分析指出:近年來,中國遇見的國家安全方面的任務和挑戰更加多樣化和復雜,需要國家安全委員會來協調和統一。 國家安全委員會機構的設置出現在全會公告關于社會治理的環節中,相關內容包括創新社會治理、維護國家安全、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制、健全公共安全體系等等,尤其不難看出中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有內外兼備的基本職能,應對來自國內外的安全挑戰。其實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設立在我國呼吁已久,1997年我國就提出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方案,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實施,如今終于是塵埃落定。 專家分析這將是一個層級高、范圍廣、兼管內外事務、以協調為主、決策權利在中央的國家安全委員會,不過公報的主要是剛點性的內容體現思路和方向,實質性方向仍有待出臺。 由于公報并沒有披露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性質、構成、領導體系和其他更多細節,現在外媒和觀察者沒有太多的解讀,大家普遍報道分析這一委員會將成為繼黨中央、國務院、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之后中國第五大國家機構。韓國的首爾新聞報道說,未來中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很可能處理中國國家安全最現實的問題,中國對于美國的新型大國關系也將會得到強化。 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設置了類似"國家安全委員會"這樣的機構,除美國外,還有法國、巴西、智利、南非、土耳其、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國,日本也正在積極推進類似的"國家安全保障會議"。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是美國總統幕僚機構之一,1947年7月成立,1949年劃歸為美國總統行政機構的一部分,國家安全委員會名義上是總統的咨詢機構,實際上是美國政府涉及國家安全的內政外交和軍事最高決策機構,被稱為安全內閣,負責向總統提供與國家安全有關的內政外交和軍事方面的總體政策。不過,這一委員會也直接導致了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和國務卿二人在外交國安領域的權利和政策的紛爭,歷史上的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對尼克松總統的影響力,和在外交國安方面的影響力就大大超過了當時的國務卿和國防部長成為影子總統。 法國2008年成立國防與國家安全委員會,由總統、總理、外交、國防、內政和經濟部長組成,統籌制定國防國安外交經濟等與國家密切相關領域的大政方針。 日本眾議院全體會議近日通過了創立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的相關法案,預計這一法案將在本月內獲得通過,如果通過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會議將成為日本外交和安全保障政策的司令塔。 |
相關閱讀:
- [ 11-13]專家談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人應是國家最高領導人
- [ 11-13]三中全會公報解讀:設國家安全委員會防患未然
- [ 11-13]專家談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人應是國家最高領導人
- [ 11-12]三中全會公報: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 確保國家安全
- [ 08-23]日本擬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 將派員赴英美調查
- [ 07-31]日政府擬年內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 爭取通過法案
- [ 06-08]日內閣準設國家安全委員會 意在加強一元化領導
- [ 06-07]日內閣會議通過創建日版國家安全委員會關聯法案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