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就光大內幕交易引發民事賠償案指定管轄
2013-11-16 06:49: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11月15日電 (記者 歐陽開宇)最高人民法院15日發出《關于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8·16”內幕交易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指定管轄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大證券公司”)“8·16”內幕交易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和如何管轄等問題作出明確規定。 《通知》明確指出,起訴人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對光大證券公司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為依據,以行政處罰決定確認的違法行為侵害其合法權益、導致其損失為由,采取單獨訴訟或者共同訴訟方式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通知》特別強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對于光大證券公司“8·16”內幕交易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指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的市、計劃單列市和經濟特區中級人民法院作為一審法院管轄。 2013年8月16日11時05分,光大證券公司在進行ETF申贖套利交易時,因程序錯誤,其所使用的策略交易系統以234億元巨量申購180ETF成份股,實際成交72.7億元人民幣,對滬深300指數、180ETF和50ETF、股指期貨合約價格產生重大影響。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近日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認定光大證券公司在內幕信息公開前進行了將所持股票轉換為ETF賣出的交易和股指期貨交易,構成證券法第二百零二條和《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第七十條所述內幕交易行為,徐浩明、楊赤忠、沈詩光、楊劍波為責任人員。董事會秘書梅鍵在對具體事實不知情的情況下,在面對新聞記者時輕率地對未經核實的信息予以否認,構成信息誤導。因此,對光大證券公司罰款523285668.48元;對徐浩明、楊赤忠、沈詩光、楊劍波等四名責任人員給予警告、各罰款60萬元,并采取終身的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宣布為期貨市場禁止進入者;對梅鍵責令改正,罰款20萬元。(完) |
相關閱讀:
- [ 11-14]最高法:“失信者黑名單”信息納入銀行征信系統
- [ 11-13]最高法:按三中全會部署 堅定不移推進司法改革
- [ 11-07]最高法失信黑名單效果初顯
- [ 11-06]最高法:狠剎執法辦案中冷硬橫推風氣 嚴查金錢案
- [ 10-30]最高法明確人民法院工作主線 規劃突破司法困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