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6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建議修例,堵塞借“雙非”(父母均非香港本地居民)兒童的信託或監護人名義買樓可豁免買家印花稅的漏洞,建議監護人及信託人需向稅務局提供書面證據,證明買家確實代表“雙非”兒童買樓,方可獲得稅項豁免,避免炒家濫用機制逃稅。不過香港立法會議員謝偉俊稱,相關建議對炒家的阻力不大,認為難以堵塞有關漏洞。 新例需提供書面證明 早前有立法會議員擔心,非香港永久性居民的買家,可透過監護人或信託人名義,假意幫助“雙非兒童”或精神上無行為能力的人士買樓,實際上是逃避印花稅。運輸及房屋局昨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修訂2012年印花稅(修訂)條例草案,確保“雙非”兒童或精神上無行為能力的香港永久性居民,有真正需要購入住宅物業,才可豁免繳交買家印花稅,以避免出現濫用情況。 運輸及房屋局稱,修訂的構思是,任何人以監護人或受託人名義,為未成年或精神上無行為能力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申請豁免買家印花稅,監護人或受託人需向稅務局提供書面證明,以支持其申請。換句話說,受託人需要提供有效和法律約束力的委託書,而監護人則需提供用以證明父母關系的出世紙、或由法院或監護委員會發出的監護令等,以證明買家的合法權限。當局強調,有關措施不會再收窄豁免范圍,以確保買家印花稅能合法執行。 不過,立法會議員謝偉俊表示,若炒家有意以“雙非”兒童的監護人名義買樓,大可向其父母購入出世紙作“書面證明”,逃避政府的新修訂建議。他續稱,“雙非”兒童根本無能力證明整個買樓程序有違法之嫌,相信政府的建議不能堵塞漏洞。 議員憂修訂難堵漏洞 會計界議員梁繼昌則提出另一建議,修訂對香港永久性居民的定義,加入“居籍”必須為香港的條件,相信有助拒絕海外買家以信託形式在港置業。 |
相關閱讀:
- [ 06-28]誰來申請撤銷兒童監護人的資格
- [ 10-25]湖南留守兒童監護人小學以下學歷者達40%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