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石家莊11月17日新媒體專電(記者 齊雷杰)今年75歲孤苦老人張素婷,在河北師范大學老校區做了20多年縫縫補補的伙計,師大搬遷后繼續在新校區擺攤賣鞋墊、坐墊、襪子等,被稱作“鞋墊奶奶”。近期,河北師范大學為整改校園安全隱患,要求所有攤販一律不準進入校園,經營性活動都要集中到店面里,“鞋墊奶奶”由此被拒之門外。 偌大的校園,是否應該網開一面,為這位出了校門就面臨生計難題的老奶奶保留一席之地?這一問題引發了學校、社會和網民的熱議。 “鞋墊奶奶”生計艱難 “中國網事”記者采訪了解到,張素婷老人曾在河北師大老校區照看自行車棚多年,順便為學生們做些縫縫補補的營生維持生計。今年75歲的老人,可謂孤苦伶仃,晚景艱難:她的首任丈夫早年溺亡,兩人未曾生育。第二任丈夫帶著兩兒一女和她結了婚,她自己還曾收養了一個女兒。十年前,老伴去世,而兒女們長大成人后,與她的關系漸漸疏遠。 年過7旬,張素婷老人還在外漂泊。據了解,老人保定清苑縣的老家房屋坍塌,唯一的希望寄托在養女身上,想等著養女蓋好房子就搬回去住。現在,性格要強、愿意自食其力的老人,租住在石家莊一間每月房租200元的簡陋小屋里,有時候坐公交車輾轉到新校區擺攤賣鞋墊等小物件。而出了校門擺攤,早夜市都有攤位費,老人也占不到好位置,生計艱難。 對老校區最后一屆師大學生來說,“鞋墊奶奶”身上寄托著他們對已被拆除的大學校園的美好回憶,一些同學發帖倡議照顧老人的生意。因此,當學校保安阻止老人進校擺攤時,一些同學卻對老人擺攤表示寬容和同情。“校園這么大,老人擺攤又占不了多大地方。”兩位藝術專業的學生說。 校園秩序遭遇人性化管理之問 “中國網事”記者走訪了河北師范大學新校區,看到校園道路寬敞,干凈整潔,秩序井然。偌大校園里只有老師和年輕學生們來來往往,不見一個攤販蹤影。 相比部分同學,學校一些老師則對禁止校園擺攤表示支持。“老奶奶70多歲了還要擺攤謀生,確實孤苦無依,但校園不是菜市場,禁止擺攤也是為了校園秩序和安全。”一些老師說,從前在老校區時,校園里有不少賣煎餅、灌餅、肉夾饃以及鞋墊、襪子等小雜物的攤販,但攤販之間、攤販與學生之間,難免產生矛盾糾紛甚至沖突。 “偌大的校園難道真容不下一個擺攤的老人?”面對這一問題,學校有關部門一位負責人表示,跟一些學生充滿愛心相比,看似學校不近人情,但無論強勢人物還是弱勢群體,都應該遵守規矩。老師們個人給老人捐些款物都沒有問題,但校園禁止擺攤的口子不能開,否則今天照顧“鞋墊奶奶”,明天就會出現“煎餅爺爺”“肉夾饃大媽”,校園秩序和安全很難保證。 記者采訪了解到,師大新校區有3家平價超市,還有一座地下市場,現在所有經營性活動都要進入店面。而禁止擺攤之前,校園環境受到很大影響,一些外人進入校園,爭奪擺攤位置。就連在校園公告欄張貼廣告海報,一些張貼者也不時發生爭吵,互相“覆蓋”。 一些網民發表評論認為,大學校園管理沒有規矩不行,學校初衷很好,但也應該多些人情味,沒有必要將制度與人性化關懷對立起來。培養充滿愛心的學子遠比外在的整潔規范重要,并呼吁用愛心為“鞋墊奶奶”留下一塊謀生之地。 但一些網民和石家莊市民也表示,大學是教書育人場所,學生和網民們的愛心彌足珍貴,但不能為同情一個人而壞了整個校園規矩。幫助老奶奶,可以從政府低保救助、子女贍養和社會捐助上做工作,或者為其在早夜市申請免費攤位,讓老人有一個穩定的保障,而不應強迫學校違反管理規定網開一面。更多像“鞋墊奶奶”一樣的弱勢群體,需要政府兜底保障,不能把責任壓在一所校園的“特殊照顧”上。 社會愛心溫暖老人 “中國網事”記者采訪了解到,看到河北當地媒體有關“鞋墊奶奶”的報道后,石家莊北人集團旗下的北國超市裕華店,主動伸出了援助之手。據業務經理燕曉飛介紹,考慮到冬天室外天寒地凍,老人又上了歲數,超市就為老人在超市入口人流密集處開辟了一方小小的柜臺,并在賣場入口處掛起橫幅,歡迎“鞋墊奶奶”入駐售賣,并為其做推介宣傳。 “現在老人周一至周五親手做鞋墊,周六日進我們店售賣,就有了謀生的一席之地。”燕曉飛說,石家莊好多市民通過媒體都知道了‘鞋墊奶奶’,都愿意買些鞋墊照顧老人的生意。 |
相關閱讀:
- [ 11-17]七旬“鞋墊奶奶”河北師大擺攤20余年被趕出
- [ 11-15]“鞋墊奶奶”無保障,怪罪學校沒道理
- [ 11-15]安撫“鞋墊奶奶”比驅趕更具有人性化
- [ 11-15]“鞋墊奶奶”的去留考驗道德和義理
- [ 11-15]請為“鞋墊奶奶”鋪條愛心路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