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奪島”軍演落幕 頻頻挑釁中國背后有小算盤
2013-11-19 07: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修改歷史教科書審定標準 打破二戰“歷史枷鎖” 無論在修改和平憲法,還是在力促自衛隊獲得行使集體自衛權權力時,安倍的初衷都是令日本走上“國家正常化”的道路。為此,安倍政府不惜歪曲歷史,企圖打破二戰時期迄今日本背負的“歷史枷鎖”,從根本上樹立“正常國家”觀念。 11月13日,日本文部科學省初步決定,將修改小學及中學社會類學科的教科書審定標準,寫明“要尊重關于近現代史歷史事實”的政府見解。 安倍早就表現出修改教科書審定標準的意向。主要負責人、文部科學相下村博文等人則力主,“重要的是確立足以令日本人引以為豪的主體性”。 日本教科書新審查標準中將增加兩點內容:日本政府有統一見解及清晰判決的情況下,教科書要根據這些見解和判決記述;戰爭時期的歷史性事件方面,有各種說法的不要持有立場,要保持平衡狀態予以記述。 如對于南京大屠殺,日本教科書新標準將規定,不僅要記述特定人數,還要詳細記述現在存有各種說法;在慰安婦問題上,教科書還必須放入政府見解。 日本媒體稱,日本教科書的內容一向牽動中韓的神經,有可能引發與中韓之間新的摩擦。韓國總統樸槿惠日前提出,為了東北亞和平合作,首先需要區域內國家共享對東北亞未來的認知,如同德國與法國、德國與波蘭那樣,東北亞地區若出版共同的歷史教科書,定能培養起對話與合作的慣例。 但是,這一呼吁當天即遭到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的拒絕。他稱,“對于歷史問題,日方的立場和努力都已經充分向韓方說明,希望接受”。 韓國媒體分析稱,比起二戰后徹底反省的德國,日本對歷史認識的偏差要大得多,因此日本方面將是最大的障礙。 此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回應指,日方能否正確認識和深刻反省軍國主義的對外侵略和殖民歷史,事關日本與亞洲鄰國關系的未來。中方要求日本方面切實恪守在歷史問題上的表態和承諾,以實際行動取信于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 《歐洲時報》文章認為,日本“正常國家”問題是歷史造成的,是國際社會對日本在二次大戰中所犯罪行的懲戒。如何實現“正常化”國家的目標,其實路徑很清楚,只要對歷史有深刻的反省,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要實現這一目標并不困難。但是現在日本政客的所作所為是想推翻二次大戰的結論,這條路卻是走不得,也走不通的。希望日本以國家自身和亞洲的長遠利益為重,三思而后行。(完) |
相關閱讀:
- [ 11-07]安倍“抗衡”中國的底氣何來
- [ 11-07]日導彈部隊進駐宮古島 欲威懾中國海軍進出大洋
- [ 11-06]中國海軍哪次戰役幾乎全殲參戰日本海軍艦隊?
- [ 11-06]消息稱中國2艘新型神盾艦正在海試 即將服役(圖)
- [ 11-06]日本88式反艦導彈已運抵宮古島遏制我海軍進出
- [ 11-06]日本地對艦導彈運抵宮古島 日媒稱或針對中國
- [ 11-06]中國核潛艇解密背后:“秀肌肉”不是“揮拳頭”
- [ 11-01]“好戰必亡”—國防部就日艦機闖入我演習區干擾演習提出嚴正交涉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