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請“鄉官”給“廳官”上課 大白話談基層工作
2013-11-19 07:09? 王漢超?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11月13日,河南省廳級領導干部“經緯講壇”成為一次別開生面的課堂。講臺上,兩位鄉鎮干部和一位企業負責人,用帶著泥土味的“大白話”,聊起與群眾打交道的苦辣酸甜。而臺下認真做筆記的學生,是省直130多個單位的450余名廳級干部和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 西峽縣回車鎮的黨委書記黃為民,從縣城機關下鄉工作,已經干了12年。借這個場合,他先向在座的省廳領導訴起了苦。“基層難干,難在哪?部分干部素質不適應,少數群眾訴求難滿足,鄉鎮政府責權不對等,發展與穩定難兼顧,還有上面政策與下面情況不吻合。” 總結自己做群眾工作的法寶,黃為民引用了內鄉縣衙一副對聯——“與百姓有緣,才來此地;斯寸心無愧,不鄙斯民。”因此,必須“充分相信,緊緊依靠,誠心服務,真情引領”。全心全意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群眾自然會義無反顧地配合、支持我們。 做群眾工作必須想辦法,解決真問題。有一次征地,涉及5畝石楠樹苗,群眾說每畝密度高達兩萬株。按政策這只能算作苗圃,每平方米補償8元,但群眾認為每株該補10元,下來要100萬元左右。兩邊差距懸殊,相持不下,左右為難,最后鎮里引入了一家綠化公司買走了苗木,既沒越權賠償,又讓群眾利益得到了保全。 臺上侃侃而談,臺下頻頻點頭。除了鼓掌和會心一笑,更多的是感慨:“基層不容易,做群眾工作不容易,只有帶著感情、帶著責任,為群眾解難,黨員干部的價值才體現得最充分。” 南召縣云陽鎮黨委書記高增偉在鄉鎮工作了近20年。說起如何拉近干群的關系,他認為除了樹立群眾觀念,還必須實行倒逼機制。讓群眾監督村干部用權,追村干部的責;村干部監督鎮干部用權,追鎮干部的責,激活了村干部主動性。 當地68歲的群眾朱保山,對女兒致死的交通事故判決不服,多年間數十次上訪。負責信訪的群眾工作站站長李曉靜,自掏腰包為他買助聽器、老花鏡,耐心給他講法律、講政策,使他明白了判決不失公正合理。最后老漢逢人便夸,鎮里的干部是俺好閨女。他也影響了一大批上訪老戶,他們有困難就到信訪辦聊一聊,拉拉家常,對鎮里工作也多了一份體諒。 高增偉說跟上級機關待遇、環境比,跟老同學做生意的收入比,心里有落差,“可在群眾中收獲的感動是他們不能比的”!這就是為什么在基層越干越舍不開,越干越下勁的原因。 臺上講的動情,全場掌聲雷動。不少人表示,聽基層干部講苦樂,是一次洗滌,是難忘的一課。這些內容“不僅記到了本上,更聽到了心里”。 河南省委省直工委書記李恩東總結時說,離群眾近一些,離“四風”就遠一些。請鄉鎮干部當老師,就是要讓機關干部更多了解基層所思、群眾所盼,增強服務大局、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能力。本報記者 王漢超 |
相關閱讀:
- [ 10-26]廈門人大常委會任命3廳官 陳津任市政府秘書長
- [ 10-21]廈七位“廳官”履新 普遍年輕、專業、高學歷
- [ 10-16]媒體稱重慶三名廳官接受市紀委組織調查
- [ 10-13]福建省政府任命一批廳官
- [ 10-13]蘇樹林在福州調研環境整治 福建任命一批廳官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