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救災援助已成為日本強化同盟關系的重要手段。 文章指出,“3·11大地震”后,不論是美國國防部高級官員,還是日本外務省和防衛省的一把手,均多次表明:多樣化災害救助已成為兩國政府推進的深化同盟協議的一部分。或者說,協同救災已經成為日美演練部隊配合、加強軍事合作的重要途徑和手段。這一次,奧巴馬派出了“喬治·華盛頓”核動力航母戰斗群,向菲律賓送去了5000官兵和超過80架飛機。文章認為日本作為美國在亞洲的“鐵粉”,自然不會甘于落后,不僅要出錢幫助美國的軍事盟友,還要在“出兵出力”方面表現出與美國大哥“并肩作戰”的高昂姿態。 再次,日本希望通過對菲救援,為引進“魚鷹”鋪路。 評論認為,為了強軍壯武,日本不斷從美國購入先進武器裝備,除了將F-35作為自衛隊下一代主力戰機外,購入大型運輸機“魚鷹”也是重要選項。但是,“魚鷹”頻頻出事,被譽為“寡婦制造機”。日本防衛省欲引入美國“魚鷹”,遭遇強大阻力。此前,日美政府通過公開展示、高官試乘等多種方法,試圖解除日本民眾的戒備心理,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此次援菲救災過程中,兩國特意排演了一場戲——讓日本自衛隊國際緊急救援隊的3名指揮官乘坐“魚鷹”視察災區。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長巖崎茂毫不掩飾地稱:“(這么做)就是為了表現‘魚鷹’所具有的速度快和續航距離長的性能”。讓人們看到‘魚鷹’在救災行動中發揮的積極作用。通過此次任務推動自衛隊引進‘魚鷹’”。 最后,這是日本國會通過《自衛隊法》修正案后,日本自衛隊實施的第一次海外援救行動。 日本新的《自衛隊法》允許在海外撤僑時派遣自衛隊執行陸上運輸任務。而且,為了保障海外日本僑民及和日企的安全,日本自衛隊的運輸手段從飛機、船舶擴大到了車輛。根據日本外務省的統計,臺風“海燕”掠過后,在菲律賓遭難的日本人有一百多人,其中大部分失去聯系。這就為日本檢驗新法實施效果提供了一次重要的機會。 一位日本自衛官說:“東日本大地震之后,菲律賓給予了日本熱情援助。此次在菲律賓開展救災是日本人的‘報恩’之舉”。這說明,日本人明白:世上的施恩大多數都是需要回報的。那么,日本的這次“報恩”也許就是為了今后索取菲律賓方面更大的“施恩”。 |
相關閱讀:
- [11-19] 日華媒:日本借援菲之名大練兵 欲強化日美同盟
- [11-19] 日華媒:日本借援菲之名大練兵 欲強化日美同盟
- [11-19] 日華媒:日本借援菲之名大練兵 欲強化日美同盟
- [11-19] 日華媒:日本借援菲之名大練兵 欲強化日美同盟
- [11-19] 日華媒:日本借援菲之名大練兵 欲強化日美同盟
- [11-19] 日華媒:日本借援菲之名大練兵 欲強化日美同盟
- [11-19] 日華媒:日本借援菲之名大練兵 欲強化日美同盟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