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談判為何難以柳暗花明
2013-11-20 15:15? ?來源:文新傳媒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今日,伊核問題又將迎來新一輪談判。在上輪談判中,伊核問題相關國外長齊聚日內瓦,全球輿論普遍看好卻最終以“無果”收場。解決伊核問題的困難被擺在了美伊兩大關鍵國的面前。經過多次的政策進退,伊核問題的解決始終磕絆不斷。伊核問題為何難以柳暗花明?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所長劉中民認為,美伊還將經歷多輪的討價還價,在一些實質性問題上慢慢“磨”出缺口,“對和談結果,長遠來看應保持樂觀”。 美伊雙方互有打算 劉中民稱,已有“撒手中東”準備的美國,希望盡早扔掉伊核問題這塊難啃的骨頭;而受縛于經濟制裁的伊朗則希望借機脫困。去年,伊朗經濟已經出現了負增長。自受經濟制裁以來,伊朗的石油出口從2011年的200多萬桶下滑到了2012年的100萬桶,貨幣也貶值一半。“魯哈尼知道,只有通過伊核談判,改善美伊關系,才能拯救國內經濟,”劉中民說,“對比內賈德的激進做法,魯哈尼希望利用政治鐘擺的效應來獲得美國與西方國家的善意。” 伊核問題將同樣是美國中東戰略的一種延續。美國已經從伊拉克撤軍,明年也將撤軍阿富汗;在敘利亞問題上也與俄羅斯達成妥協。劉中民認為,這接二連三的動作表明,美國在中東將保持“低調謹慎介入的戰略方針”,最終解決伊核問題是大勢所趨。雖然對奧巴馬政府來說,這樣的“示弱”姿態有點不大好看,但卻符合美國的中東利益。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最終的目標是終止伊朗所有的鈾濃縮活動,但是伊朗目前仍然堅守自己的“紅線”——堅持鈾濃縮權利。對于伊朗將20%的已生產濃縮鈾運輸到第三國,目前也依然存在分歧。幾天前,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簽訂了一份合作路線圖,但實際進展依然存疑;法國一直緊盯伊朗阿拉克重水反應堆,而伊朗對福爾多地下核工廠的設施,也不會輕易讓步。 “伊朗一直以來都很有戰略思維,他們懂得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劉中民表示,“伊朗始終進行著核活動,但又不關閉和談的大門?!毕噍^之前于阿拉木圖召開的兩輪核談判,劉中民認為,此輪會議氣氛已然緩和不少,因而雙方的“妥協”能達到怎樣的地步,是現在唯一的問題。 |
相關閱讀:
- [ 11-19]伊朗總統稱伊核談判不允許西方“過分要求”
- [ 11-12]克里稱伊朗未接受伊核問題六國建議 將繼續制裁
- [ 11-10]伊核談判未達成協議 新一輪會談11月20日舉行
- [ 11-09]伊朗核問題日內瓦談判延期結束
- [ 11-04]伊朗最高領袖稱美國是微笑的敵人 對核談判不樂觀
- [ 10-31]伊朗強硬派阻擊核談判 指責魯哈尼對西方過分妥協
- [ 10-23]伊朗官員稱伊核談判一年內搞定 各方仍存重大分歧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