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民:農地改革必須堅守三大原則
2013-11-20 22:47? 韓潔?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錦 李艷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11月20日電(記者韓潔)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20日表示,農村土地改革必須堅持守住底線、問題導向和試點先行三大原則。 楊偉民是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吹風會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引發中外媒體高度關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從即日起邀請中央部門有關負責人舉行系列吹風會,深入解讀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及《決定》的有關內容。 針對備受關注的農村土地流轉問題,楊偉民指出,農村土地制度和農業經營方式改革至今,有一些實踐證明是成熟的,需要堅持下去,如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責任制。對此,《決定》明確提出,要“堅持家庭經營在農業中的基礎性地位?!彪m然我們也提出通過土地流轉鼓勵其他經營方式的發展,但這個基礎是不能取代的。 當前還要堅持“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并保持長久不變?!痹谵r地改革方面,從《決定》的內容看,凸顯了必須堅持的三個原則:一是守住底線的原則。包括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不搞私有化;堅持18億畝耕地紅線,堅持用途管制,防止在流轉過程中把農地都變成建設用地。二是問題導向原則。發現什么問題解決什么問題。三是試點先行原則。農村土地改革需要統籌研究、統籌考慮,不能一哄而上,搞刮風。 楊偉民表示,《決定》中對三類不同性質的土地,改革方向和重點是不一樣的。 第一類是關于承包地經營權,明確要在堅持保護耕地前提下,“賦予農民對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 第二類是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明確“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 第三類是農村宅基地,明確可“選擇若干試點,慎重穩妥地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 《決定》提出“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必須弄清農民的財產是什么,土地和房子是最主要的。所以要探索一系列辦法創新性地推進改革,既要有利于農村建設用地的流轉,滿足城鎮化過程中對土地的強烈需求,也要保障農民的基本生活權不受到侵犯,改革不能讓農民流離失所。 |
相關閱讀:
- [ 11-20]牢記改革發展的出發點落腳點
- [ 11-20]三中全會讓世界樂觀看中國
- [ 11-20]異地高考等新政步入實施階段 兌現改革承諾須路線圖
- [ 11-20]改革要敢啃“硬骨頭”敢擔當
- [ 11-20]發揚“釘釘子”精神將改革落到實處
- [ 11-20]市民建議將國企上繳紅利平均發放給每個國民
- [ 11-20]人民日報: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
- [ 11-20]工薪階層稅負有望降低 改革有利調節收入分配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