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直率的公開批評 1959年7月18日,赫魯曉夫在波蘭訪問時對中國人民公社化運動進行了公開批判。7月21日,蘇聯《真理報》對此作了公開報道。赫魯曉夫說:“可以理解,把個體經濟改造為集體經濟,這是個復雜的過程。我們在這條道路上曾碰到過不少困難。在國內戰爭一結束之后,我們當時開始建立的不是農業勞動組合,而是公社。”“曾有人下了大致是這樣的論斷:‘既然我們為共產主義奮斗,那就讓我們來建立公社”’。“看來,當時許多人還不太明白:什么是共產主義和如何建設共產主義。”“公社是組織了,雖然當時既不具備物質條件,也不具備政治條件——我是指農民群眾的覺悟。結果是大家都想生活過得好,而在公共事業上又想少花些勞動。正所謂:‘各盡所能,各取所需’。”“許多這樣的公社都沒有什么成績。于是黨走了列寧所指出的道路。它開始把農民組織在合作社中,組織到農業勞動組合中,在那里人們集體地工作,但是按勞取酬。我們集體農莊逐漸鞏固起來了,現在是蓬勃發展的社會主義農業的基礎,是改善農民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基礎。”7月22日,《紐約時報》也報道了赫魯曉夫批評公社制度的講話,并評論說:“赫魯曉夫這番話是迄今為止一位蘇聯領袖對公社的想法所作的最直率的公開批評。……可以認為是暗指中國共產黨人去年秋天的一些說法而言的。中國共產黨人曾說,建立公社是真正的通向共產主義的道路。這種看法似乎使俄國人感到煩惱,因為蘇聯報紙有三個月左右對于公社幾乎只字未提。” 1959年12月,赫魯曉夫在匈牙利黨的七大講話中又提出:“我們應該始終如一地創造性地運用列寧關于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說,成為列寧主義的能手,不落后也不搶先,形象地說,就是互相地對對表。如果這個或那個國家領導人開始驕傲自大起來,這就會有利于敵人。”赫魯曉夫同時還對中國宣布通過人民公社將在不太遙遠的將來實現共產主義,進行影射攻擊說:“社會不能夠不經過社會主義發展階段就從資本主義跳到共產主義。”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