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 從朱巖說“可以拍攝,但是不想接受采訪”也能感觸他內心的這種矛盾而且壓力應該也是非常大。我們看看他診所情況。現在數量已經4家了,日門診30多個,醫護人員8名醫生,9名護士。醫生都是知名醫學院碩士畢業,并且是在全國知名醫院有相當年資的工作經驗。服務科目:兒科、內科、婦科。將來的方向逐漸向全科“家庭醫生”方向發展。那么現在自由執業的醫生當他辭職之后會有一定的壓力但是也會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好奇,因此在向前走,那么究竟是否意味著一種方向?接下來我們要連線一位嘉賓是廣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副主任也就是原廣東省衛生廳的廖新波,很多熟悉醫療界的朋友可能都非常熟悉他,廖主任您好。 廣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 廖新波: 您好; 主持人: 首先我們先說具體的,從朱巖的這一個案例來說應該您也是很熟悉的,您怎么看待他從北京辭職,選擇去深圳去看這樣的一種診所這樣的一種選擇? 廖新波: 像朱巖這樣的專家從大醫院走出來,其實我并不認為是很突然,因為醫生本來就應該是一種流動狀態,不應該禁錮在一個單位一輩子,但是我認為這是對中國醫改的一個開好的開端,有更廣闊的空間、更能體現醫生自己的一種價值,更有能力的醫生流向社會也是為市場提供的一個更好的選擇,使患者有更多的選擇看病的機會。 主持人: 廖主任現在我們所有人都在關注著未來的醫改,那么,自由執業的醫生其實過去少之又少,現在陸續有一些人開始辭職,進入到市場當中,您覺得它是否會扮演像鯰魚一樣反過來,倒逼我們的醫改會有一個更快更好的的這種選擇。 廖新波: 我認為絕對有可能,因為我們醫生實現多點執業,或者逐漸過渡到一個社會人的時候,使醫生的價值或者說醫生他將來的發展有一個定向的選擇,我是從事研究的,研究型的,還是從事臨床的,臨床型的,因此他不一定是在大醫院里面去發展,而在社會有更多的空間讓他們去發展自己的聰明才智。 主持人: 如果說有一些醫生開始辭職進入到自由執業醫生狀態的時候,最大的好處如果只選擇一個的話,這個好處您會選擇什么? 廖新波: 這個好處我認為是更好的體現了醫生的勞動價值,同時為病人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主持人: 好,非常感謝廖主任給我們帶來的解讀。在明天的節目當中,我們可能也會進行更加詳細的探討。接下來我們還是通過個例和故事去感受,這是不是我們期待的一種方向呢? 張強演講視頻: 這是一個組織增生,軟組織的增生,這是我長期用血管鉗磨出來的,所以你們周圍外科醫生看看大家的手,如果沒有磨出來,說明這個外科醫生還不夠格。 解說: 其實不用看手指,很多人已經知道張強這個名字,他是這個行業的佼佼者,到高校講課、參加這種座談會、接受采訪,今年一月辭職了之后,自由了的張強反倒比以前更加忙碌,離開公立醫院,張強已經被外界看成是一個自由執業醫生中的典型,而他接下來的經歷無疑更會被同行所關注,成為一個有參考價值的樣本。 醫生 張強: (因為)如果我這樣年資的醫生、我這樣的資歷、我這么自信的技術水平,對病人又那么熱愛,去關心他們,如果我都失敗了,那改革可能更多的人就縮回去了。 解說: 公立醫院的血管外科主任,業界知名的靜脈曲張微創手術專家,在專業醫生網站上總訪問量超過了380萬次,張強的資歷足夠分量,但即便如此,在辭職之后他仍然充滿了忐忑。 張強: 你出來(公立醫院)以后,病人到底相不相信你,相不相信你簽約的私立機構。 解說: 走出體制10個月來,張強一直在微博上直播著自己的每一步變化,現在他已經渡過了需要考慮生存問題的階段。 張強: 在我們老百姓看病習慣于公立醫院的這個時候,還有我們(私立醫院)商業保險并不是很充分的時候,或者我們的私立醫院整個平臺建設還是剛剛啟動的時候,所以對自由執業醫生來講,你得有十倍的努力、十倍的質量,你才可以獲得市場。現在所有我的醫療行為,就是跟我個人跟團隊的口碑,病人對我們的信任全部是掛鉤的,所以這就使我們工作可能更忙了。 解說: 離開公立醫院,張強的第一執業地點選擇了上海某高端醫療中心,如今的張強需要自負盈虧,需要靠技術和團隊的能力接受患者檢驗,需要直面治療服務中可能出現的所有糾紛與風險,這些都沒有參照的范本,張強都還需要摸索,但至少他在路上。而比張強更早獲得自由的周樂今,卻被媒體評論已經從先驅變成了先烈。 周樂今: 我今年當醫生已經整整30年,在別人看來我們是一些怪物和另類的,好好安生日子不過,我已經51歲了,還要出來蹦跶。 解說: 2010年10月,離開了供職27年的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周樂今前往昆明一家醫院,去年3月因治療理念不同,他與院方產生激烈沖突,最終被醫院辭退。39歲就當上了主任醫師,在國內心血管內科專業領域絕對算得上權威,由于行醫理念周樂今很難找到一家可以實現他理想的醫院。 周樂今: 我一直就在多方努力,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夠找到和我們志同道合的一些合伙人,大家來集資,我希望打造中國第一個慢性心血管病管理機構。 解說: 選擇離開張強、朱巖、周樂今,他們正在各自的方向上尋求突破,我們希望他們未來的路可以更加通暢。 周樂今: 在審批(開診所)當地衛生廳能夠給到我們這些醫生給到我們這些醫生多一點方便。 朱巖: 尤其是對這種小型的診所,社保基本上還是沒有接入。 張強: 不管我成功了,或者是失敗了,我覺得這些經驗其實對醫改來講都是一個很好的可以借鑒的東西。 |
相關閱讀:
- [ 04-25]值班出事故工資被扣 醫生辭職后狀告醫院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