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13年各省“三公經費”預算數據為例:同樣是少數民族自治區,廣西要花9.5億元,新疆要花4.3億元,外界很難比較誰的計劃花費更合理;即使同樣一項公務接待預算,同樣是直轄市、特大城市,上海預算近3.3億元,北京只有不到1億元,也很難進行比較。 有媒體記者對各省衛生、商務和公安3個省級部門“三公經費”的對比中,不同省份某項“三公經費”開支相差幾十倍乃至百倍的情況亦是屢屢可見。比如,2013年湖南省公安廳的公務接待費用預算超過1500萬元,而吉林省公安廳則是25萬元;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廳公務接待費預算700多萬元,而河北省衛生廳只有5萬元。 在鄧淑蓮看來,在我國現行預算制度下,所謂的預算不過是一種賬目安排,未必符合實際支出,按照現在的預算辦法和財務核算,是可以做到“賬面為零”的,比如接待費用變成會議費或者培訓費,或由下屬單位或者服務對象埋單,公車使用可以由企業承擔。 “云南省招標采購局有關零預算的解釋說機構改革方案還沒有批下來,沒有申請‘三公經費’預算,但今年已經快過完了,部門預算支出的公用經費和項目經費已經花費了近一年了,里面可能會包括屬于‘三公經費’支出的科目,明年公布決算時是否要把這些花費算進去呢?”鄧淑蓮說。 公共預算觀察志愿者吳君亮多年來致力于推動地方政府預算公開,他一直以來的觀點是,預算科目中屬于“三公經費”的概念已經很清楚了,加強對預算支出每一項的監督,“三公消費”自然會得到約束。 “每年編制預算時,財政部都要向中央各部委以及各級政府印發當年的《政府收支分類科目》,對政府的預算收支科目定義得相當詳細。每年各級政府部門的預算,就是按照這個科目來編制的。 在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里,302類(商品和服務支出)下的第10款是“交通費”,其介紹為“反映單位車船等各類交通工具的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等”;另外,分別有309類(基本建設支出)下的第04款和310類(其他資本性支出)下的第04款,名稱都是“交通工具購置”,其介紹為“反映用于購置各類交通工具(如小汽車、摩托車等)的支出(含車輛購置稅)”,這就是所謂的“公車消費”科目。 302類下第17款“招待費”,其介紹為“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接待(含外賓接待)費用”,這就是老百姓所指的“公款接待”科目。 同樣是在302類下,第12款“出國費”,其介紹為“反映單位工作人員出國的住宿、旅費、伙食補助費、雜費等支出”,這就是“因公出國(境)費用”。 從2007年至2010年,這些科目沒發生任何變化。到2011年時,才出現小小的名稱上的變化,“出國費”變成“因公出國(境)費用”。 鄧淑蓮所在的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連續5年關注我國省級財政透明度狀況,課題組的成員多次呼吁,政府預算不僅要“看得見、看得懂”,更重要的是,要“可監督、可問責”,這才是完整的公共預算概念。 課題組認為,目前的“三公經費”預決算公開是一種順應民意的做法,在沒有整體財政信息公開的情況下,被公開的“三公經費”其全面性與真實性還難免引起疑問。在他們看來,只有整個政府預算全面、真實地公開,并接受真正的監督和制約,公眾才能真正看清楚政府的錢是怎么花的。 中國青年報 |
相關閱讀:
- [ 11-06]上海:2014年實現三級政府“三公經費”信息全公開
- [ 11-05]云南招標局稱三公經費為零屬實:一直未購公車
- [ 11-04]云南省招標采購局回應“三公”經費零預算:數字屬實
- [ 10-17]貴州三部門公布“三公經費” 最高支出1135萬元
- [ 10-09]貴州要求省各有關部門單位20日前網上公開三公經費決算信息
- [ 09-17]遼寧省14市“三公”經費明年將全面公開
- [ 09-17]廣東市縣兩級“三公”經費預決算2015年全面公開
- [ 09-14]廣東14廳局公布三公經費 農業廳出國人均花5.8萬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