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24日電 題:2014公務員考試難度增大 申論“轉文風”關注社會焦慮 作者 白琥 2014年度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考試錄用公務員筆試今天結束。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因題量大被考生吐槽“難過高考”。申論項目則少了“大政方針”,轉而關注“社會焦慮”等問題,被評為契合時下“轉文風”的要求。 考生吐槽行測難過“高考” 專家稱為考反應能力 今天下午五點多,考生孫云涵邁出北京西城外國語學校考點后長舒一口氣。他告訴記者,一天長達五小時的高強度考試著實有些吃不消。尤其是上午的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要在120分鐘內答完135道題,平均每道題53.33秒。即使他為本次考試準備了三個多月,仍感到相當吃力。所幸的是,他都“按部就班的答完了”。 和孫云涵一樣,不少考生在接受采訪時都反映這次“國考”行測部分題量大、時間緊。而像孫云涵那樣能把題目都答完,已經是“相當厲害”。 “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題目沒來得及做”,考生張景告訴中新網記者,“我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來考試的。整體來看,行測閱讀量超大,時間明顯不夠用,加上我是半裸考。但愿我蒙的準確率能高點。” 另一名考生劉蕓則直言今年的“國考”“比高考還難”:“這么大的題量需要神一樣的思維與速度,我后邊的數學運算都靠蒙的。” “考生感覺不適應、有些難等很正常,因為大題量就是考察考生的反應能力這一基本素質。”華圖教育公考專家袁玉仁分析,“本次‘國考’行測加大了題型之間的糅合程度,而且加大了題目中的‘小陷阱’的密度。這些細微變化是為了選出更為合格、綜合素質更高的公務員。” 申論考題關注社會焦慮 被評契合轉文風要求 相對于行測“時間緊、題量大”引來的一片吐槽,今天下午的申論考試則讓不少考生直呼“變化大”。 孫云涵告訴記者,考前他對十八屆三中全會及全會《決定》等國內熱點事件、大政方針做了充分準備,但這次申論考察的卻是“跟風”等社會心理問題。“這些時政熱點沒有直接當主題考,而是揉進了考題里,有些出人意料”。 劉蕓認為,“這次申論考試,公共政策、大政方針等考得少,而更關注人群壓力、社會焦慮等問題,本質上是對社會治理能力的考察。”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國考”申論的最后一題是要求考生根據2013諾獎得主門羅所說的“幸福始終充滿著缺陷”寫一段感悟,且要求不拘泥于“給定資料”。題目一傳出,即在網上被贊“很新穎”“有詩意”。 此外,今年“國考”申論考試的時間由原先的150分鐘延長至180分鐘,這是國考申論科目首次延長考試時間。 “申論考試時間長了,字數要求多了,話題轉了,考生也應該轉換自己對待申論的舊式思維。”研究申論考題多年的華圖申論產品研究院副院長姜智分析認為,國考關注“社會焦慮”等問題,明確契合了當前社會和黨政機關亟需“轉文風”的實際要求。“這次申論的題目中多要求準確、具體、用詞得體等,更多是從工作實際出發要求‘準公務員’們從文山會海以及冗長沒有實際意義的文件中走出來,改變以往的寫作習慣。這是個很重要的命題改變。”(完) (文中考生為化名) |
相關閱讀:
- [ 11-24]國家公務員局考錄司負責人:確保考錄公平公正
- [ 11-24]111.9萬人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 錄用比例為57:1
- [ 11-24]江蘇“國考”人數銳減 主要源于招考人數縮減
- [ 11-24]3.7萬余考生在贛國考 官方:發現“貓膩”可舉報
- [ 11-24]廣東9萬人今早赴“國考” 考生稱最怕申論
- [ 11-24]民國時“國考”擬考科目多 照片蓋印章防作假(圖)
- [ 11-24]國考今迎“重頭戲” 福建近4萬人赴考
- [ 11-24]國考今迎“重頭戲” 福建近4萬人赴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