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今起離京 首訪中東歐并出席國際會議
2013-11-25 08:3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劉瑋 李艷 |
分享到:
|
中國總理李克強今天將展開其任內第三次外訪。11月25日至29日,他將出席在羅馬尼亞舉行的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并對羅馬尼亞進行正式訪問,出席在烏茲別克斯坦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第十二次會議。 這是李克強總理首次訪問中東歐國家,首次出席上述會晤和會議,也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后中國最高領導層的首次外訪,備受矚目。 李克強總理首訪中東歐 推動中歐關系全面均衡發展 繼日前中國與歐盟兩大“巨頭”會晤并共同宣布啟動中歐投資協定談判之后,25日起,李克強將飛赴羅馬尼亞,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 “作為中國新領導層今年外交布局的收官之作,李克強此訪歐洲因素顯現。”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對中新網記者談道,此訪既是對中歐關系的補充與促進,也是對中國全方位外交布局的均衡與充實。 屆時,李克強將闡述中方關于推進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框架舉措。對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歐洲部主任、研究員崔洪建向中新網記者談道,“2012年首次會晤時,中方宣布友好合作12項舉措,但中東歐并沒有提太多主張,所以這一合作框架具重要意義,比單方承諾要更具可行性。” 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強將與16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一一會晤。崔洪建說,“中方充分考慮了中東歐地區國家的多樣性和差異性,這是一種比較務實的安排,以便雙方更加深入展開合作。” “雖然之前有雙邊合作,但地區層面的合作,其實剛剛起步。”在崔洪建看來,這是中國對歐政策的一大進步。對中國而言,意味著更加全面完善的對歐交往,對于中東歐而言,則是一個重要機會,尤其在經貿合作方面。 近年來,受歐債危機影響,中東歐國家出現投資不足、貿易下滑等問題,這迫使中東歐諸國開始“向東看”。 “對此,歐盟方面曾持有疑慮,坊間觀點甚至認為,中國是在分化歐盟。”崔洪建指出,在這個問題上,歐盟有點過度緊張,歐方應認識到,中國推進與中東歐合作,非但不會影響中歐之間合作,反而會成中歐合作動力。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指出,“中國一貫尊重中東歐國家融入歐洲一體化的選擇,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擴大,有利于提升中歐合作的規模和質量,推動中歐關系更加全面、均衡發展。” 在曲星看來,均處發展轉型期的中國和中東歐國家,有著鮮明的互利共贏特征,合作空間廣闊。阮宗澤表示,“當前,中東歐國家迫切需要擴大投資,推動經濟增長,而中國在資金和技術方面具有優勢,這成為雙方合作的重要契合點。” |
相關閱讀:
- [ 11-25]李克強年內第三次出訪 中國中東歐合作將有突破
- [ 11-24]中國高鐵開到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各界期待李克強來訪
- [ 11-24]羅馬尼亞總理談李克強訪羅:望成中方特殊伙伴
- [ 11-24]解讀李克強總理在英國《每日電訊報》署名文章
- [ 11-23]李克強向在俄羅斯舉行的中國旅游年閉幕式致賀詞
- [ 11-23]習近平李克強對青島輸油管線爆燃事故作出指示批示
- [ 11-22]李克強向在俄羅斯舉行的中國旅游年閉幕式致賀詞
- [ 11-22]李克強對中石化黃淮輸油管線閃爆事故作出重要批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