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商業成功在于“人”
2013-11-25 09:13:24?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劉瑋 我來說兩句 |
環球時報:是什么讓一些創新科技企業創業成功,而另一些沒有成功? 托德·多林格:很多人認為技術是最重要的,根據我們近30年高科技行業的風險投資經驗,事實并非如此,因為任何新技術都是可以改變的,但人卻很難改變。高科技風險投資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與“合適的人”建立合伙關系。風險投資人與企業家需要相處,看彼此能否處得來,能否一起共事,特別重要的是能否一起應對問題,因為每個企業都是在問題中成長的,能否一起解決問題非常重要。能與不同的人合作的人是我們認為投資能否成功的重要法寶。 環球時報:你們是否有過失敗的投資教訓?是否選錯過人? 托德·多林格:有。早些年,我們公司有30多名專業人員,專門從事風險投資業務。我們以為自己很強大,可以提供很多價值。但事實上,這就是我們犯的最大錯誤。企業家必須誠實,必須坦誠企業存在什么問題,如果企業家隱藏問題,風險投資人就不能及時提供幫助,問題會隨之而來。這是我們從早期投資失敗中汲取的教訓。后來,無論是我們投資的企業,還是我們合作的企業,我們首先看重的法則是,這個人是不是你所喜歡與欣賞的那一類型,而不是新科技本身如何有吸引力。 我們曾經遇到過一個非常不錯的高科技人才,我們一開始和他打交道時,內心覺得他的個性非常難相處,為了那個非常難得的技術,我們賭了一把,后來,我們發現我們錯了,前幾年,我們不得不關閉我們投資的那家公司。這再次堅定了我們的看法,是人,而不是科技本身創造奇跡。 環球時報:您覺得,什么樣的高科技合作方式,更有利于中以之間的技術創新合作? 托德·多林格:中國企業如果懂得更早期地參與到新技術的研發方面,就能夠更有效地轉移與利用新技術,更容易把前沿技術與中國的產業發展對接。我本人是鼓勵中國企業與以色列高科技公司更早地實現技術對接的,這樣商業伙伴關系會在更早期鎖定,會更加有利于彼此伙伴關系的長期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以色列的高科技公司為中國不斷擴大的市場前景感到鼓舞,但同時他們會擔憂,會不會在什么時候他們的技術就被這個巨大的市場給吃了,所以,他們希望中國企業能夠參股到以色列高科技公司來,形成利益攸關者。如果理解了這些,中以進一步增進彼此文化的了解,以及中國政府對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外匯安排如果更加便捷,那么,中以之間的科技合作會進一步加強。 環球時報:你們對轉基因農業科技怎么看?有投資價值嗎? 托德·多林格:我們每年看大約500個項目,最終投資十幾個,包括農業高科技。轉基因農業科技的優勢是可以更加優化利用土地資源、水資源以及減少使用對環境有害的農藥。關于轉基因的爭議是如何讓轉基因技術與傳統的農業科技結合,如何用轉基因農作物更加合適地喂養人類,改善人類本身的生活條件。我們做這方面的投資,這正是我們的重要使命。 |
相關閱讀:
- [09-21] 陜西一礦權被非法強占 最高法調解遭當地否定
- [04-21] 清流“專利管家”助力企業技術創新
- [11-17] 三中全會《決定》:探索建立知識產權法院
- [01-22] 福建大力培育創新企業群紀實:創新要素 向著企業"集結"
- [01-31] 漳州11家企業創新平臺躋身省級行列
- [07-08] 金融創新驅動小微企業夢
- [09-21] 人民日報聚焦海外置業受追捧:投資移民是噱頭
- [11-06] 360預計年底占1/4搜索市場份額 稱無商業化壓力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