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劃設防空識別區遭交涉 羅援:只許州官放火
2013-11-26 07:44? ?來源:北京晨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針對日本方面對中國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的交涉,外交部發言人秦剛25日表示,中國外交部、國防部和中國駐日本使館已據理駁回日方的無理交涉,要求日方立即糾正錯誤。另外,外交部部長助理鄭澤光召見日本駐華大使木寺昌人,就日本方面無理指責中國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提出嚴正抗議。 鄭澤光指出,中國政府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是為了捍衛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領空安全,維護東海上空飛行秩序,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上世紀50年代以來,包括日本在內的20多個國家先后設立了防空識別區。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覆蓋這一區域理所當然。日本方面無權對中方這一符合國際法的正當行動說三道四、蓄意攻擊。中方敦促日方立即糾正錯誤,停止對中方進行無端指責,停止制造摩擦、損害地區穩定的言行,以免進一步損害中日關系。 25日,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常務副外長)齋木昭隆就中方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向中國駐日本大使程永華提出抗議,程永華當場駁回日方抗議。 程永華強調,劃設防空識別區不是什么新舉措,亞洲和世界上不少國家早已采取類似做法。中方有關舉措完全符合《聯合國憲章》等國際法和國際慣例,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不影響有關空域的飛越自由,是完全正當的。程永華指出,日方對中方劃定東海防空識別區說三道四毫無道理,中方堅決反對,日方應糾正錯誤,停止無理糾纏。 新聞解讀 中國為何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 11月23日,中國政府發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的聲明,引發了個別國家的強烈反應。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近日就中方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問題采訪了有關部門和權威專家。 日美反應強烈 可謂“只許州官放火” 防空識別區是瀕海國家為防范可能面臨的空中威脅,在領空外劃設的空域范圍,用于及時識別、監視、管制和處置進入該空域的航空器,留出預警時間,保衛空防安全。 “就好比一個緩沖區或是防火墻,對于來自海上方向的空中威脅和不明飛行物,根據不同情況,及時采取識別、監視、管制和處置等相應措施加以應對。”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羅援說。 “防空識別區的劃設基于國家安全形勢發展的要求,可以完善我國海洋方向的防御體系。”軍事專家尹卓說,“了解了飛行器的航向、航速、高度等航行數據,還可保障區內飛行的其他航空器的安全。” 從上世紀50年代起,美國、加拿大等許多國家劃設了防空識別區,中國劃設防空識別區的做法雖然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但仍然引起了個別國家的強烈反應。 “劃定區域,不是去激化矛盾,而是將模糊界限清晰化、復雜問題簡單化。”羅援說,“界限不清晰更容易發生偶發沖突,有了界限各方就會采取謹慎態度。我們防空識別區的劃法,已經非常克制。日美的態度可謂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識別區若重合 各方應加強溝通交流 由于防空識別區是各方根據自己的地理條件、防御需要來劃定,很可能出現重疊現象。中國專家認為,在重疊區域關鍵是各方加強溝通交流,共同維護飛行秩序。 “在重疊區域做法一般是互相通報情況,保持密切溝通,其次是在協商基礎上建立某種程度的規則,共同處理和管控,避免沖突。”軍事專家孟祥青介紹說。 孟祥青表示,在防空識別區,識別本身也是一種溝通過程。“正常情況下,我讓你識別,無論是通過地面向有關部門通報,還是在空中通報,也是一種溝通。只有在一方存在敵意,比如不讓識別、長期滯空、突然掉頭、靠近領空等,才可能引發沖突。”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在中國劃設的防空識別區中,釣魚島空域自然也在其中。孟祥青說:“將釣魚島納入防空識別區,表明了中方捍衛釣魚島領土主權的決心。” 針對中國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是“改變現狀”的指責,孟祥青表示,這一指責毫無道理。 “如果‘現狀’是指釣魚島問題,沒有日本政府的‘購島’鬧劇,所謂的‘現狀’又怎會改變?”孟祥青如是說。 據新華社 |
相關閱讀:
- [ 11-26]媒體調查:九成認為防空識別區有利釣島局勢
- [ 11-25]中國防空識別區
- [ 11-25]中國軍方人士:防空識別區并非軍事沖突區
- [ 11-25]中方回應美涉東海防空識別區言論:停止說三道四
- [ 11-25]國防部:日對中國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言論毫無道理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