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事:專家學者談政協委員如何為科學民主決策獻計
2013-11-28 21:2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中國網事:在提出問題的深度、切中要害的程度上下功夫 ——專家學者談政協委員如何為科學民主決策獻計 新華網北京11月28日電(記者 高潔 李勁峰)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日前在出席十二屆全國政協第一期新任委員學習研討班時強調,要將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體現到委員履行職責的各項工作之中,圍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問題切實加強調研,要在提出問題的深度、切中要害的程度、提案和發言的質量上下功夫,為黨和政府科學民主決策提供有益參考。 相關專家學者表示,協商民主已經廣泛進入到國家政治社會生活中,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舉行民主協商會已成慣例。協商民主通過國家政權機關、政協組織、黨派團體等渠道,就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廣泛協商,在做重大決策前聽取各方看法,廣納群言、廣集民智,充分討論,反復溝通,往往能更有效率地達成科學決策。 “在中國當前深化改革的新形勢下,各個群體和階層利益訴求也呈現多元化的趨勢,廣大群眾參與政治活動的熱情也越來越高。各級政協組織通過不同界別代表與黨委政府進行溝通對話,更有利于黨政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有利決策更符合實際,更順應民意的要求。”山東省政協研究室主任趙國卿說。 俞正聲還進一步指出,要進一步提高學習實效,繼承和發揚政協在學習上積累形成的好傳統、好做法,堅持政協委員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分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辮子的原則。 今年9月24日,山東省政府和省政協聯合召開專題協商會,共同推動省政協《關于加強消費熱點培育、促進內需持續擴大的建議案》的轉化落實。“我見證了從制度設計到熟練運用、從建言獻策到當面溝通、從對話議政到開門協商的變遷。大事協商越商越暢,漸入佳境?!鄙綎|省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畢泗生說。 湖北省政協常委葉青對政協委員通過對話協商發揮參政議政作用,推動黨和政府工作有著切身感受。被稱為公車改革專家的葉青說,10年前他就開始關注公車改革這個曾被認為“不可能實現”的領域,經過不斷地提出意見建議,為當前全國公務用車全面推進社會化、市場化改革出了一份力,“政協委員在對話協商中,就要想政府所未想、說官員所未說”。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決定》明確提出,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作出了“各級黨委和政府、政協制定并組織實施協商年度工作計劃”“增加協商密度,提高協商成效”“在政協健全委員聯絡機構,完善委員聯絡制度”等重要部署。 “政協是協商交流的重要平臺,各界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意志,勇于建言,特別是建真言。通過這個平臺,黨政領導能夠聽到平時聽不到或者很少聽到的話。”畢泗生說。 趙國卿認為,正是在這種勇于建言的協商中,委員、專家們帶著調研成果有備而來,各有關部門談問題時也能做到不遮不避,就有助于對具體問題解懸疑、消憂慮、匯良策,最終達成共識。 “十八屆三中全會繪制的改革藍圖,為政協履職提供了更寬廣舞臺。”葉青說,在市場經濟已發展壯大情況下,如何進一步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這也需要各級政協組織更加全面、深入基層調研,更加敢言,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完成各項艱巨改革任務而積極建言獻策。 “通過建言獻策,促成問題解決正是政協委員的履職初衷。真知灼見通過真誠的話語來表達,在彼此尊重的基礎上,通過不同視角的溝通,更有利于增進共識、促進團結、凝聚人心、形成合力,使政協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碑呫羯f。 |
相關閱讀:
- [ 11-24]中國網事:隨手“掃一掃” 當心“掃”出吸費陷阱
- [ 11-24]中國網事·關注臺灣食品安全之二:臺灣食品安全事件大事記
- [ 11-20]外媒:中國網購市場火爆 惠及印韓企業
- [ 11-20]日不滿韓為安重根立碑 中國網友:這態度沒未來
- [ 11-20]日本不滿韓國為安重根立碑 中國網友吐槽:日本這個態度沒有未來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