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張晶最近打算買房,看中了一套二手房,并且和賣家已經簽訂了合同。一切手續辦完,卻苦等不到房貸批下來,眼看著就要違約了。中介告訴她,現在這種情況比較多。臨近年底,房貸難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房貸緊”擴至二、三線城市 臨近年末,各銀行可用于放貸的資金都比較有限 中關村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和金融搜索網站融360近日聯合發布《中國房貸市場11月度分析報告》。《報告》在對全國32個重點城市近500家銀行的房貸產品和融360客戶的調查中發現,進入2013年第四季度,各地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房貸收緊現象。16.75%的銀行表示已停止首套房貸款,僅有6.4%的銀行對首套房貸款仍執行八五折利率優惠。在二套房貸款中,大約有16.8%的銀行停止貸款,同時利率大多上浮10%—20%不等。 11月以來,銀行收縮房貸情況更加普遍,由一線城市擴展到二、三線城市,停貸產品也逐漸由原來的僅限二套房擴展到首套房。同時,審貸、放款時間延長。據融360信貸專家徐瑾介紹:“正常情況下,房貸從提交申請到放款需要1個月左右的時間,但目前放款的時間各個銀行均不敢保證,2個月或許更長時間都有可能。” 記者了解到,年底房貸緊張是市場的“慣例”。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分析師周景彤分析說:“各家銀行房貸政策和利率水平具體取決于各銀行資金狀況,以及對個人貸款收益性、流動性和風險性的權衡。近期住房貸款有所收緊,最主要的原因是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流動性趨緊。近期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總體走高,表明臨近年末,各銀行的流動性趨于緊張,加上前三季度投放力度較大,到年末各家銀行的貸款額度已經用完,可用于放貸的資金都比較有限。”
銀行并未出臺明確的停貸政策 專家預測,房貸爆發式增長和大幅放緩可能性都較小 此前,中國人民銀行曾表示,調查表明,各商業銀行并未出臺明確的個人房地產按揭貸款停貸政策。但由于前三季度部分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增長較快,9月以來,一些中小型銀行在貸款結構方面有所調整,部分城市個人住房貸款的審批和發放時間有不同程度的延長。今年以來,隨著房地產市場升溫,個人住房貸款較快增長。9月末,主要金融機構(含外資)房地產貸款余額14.17萬億元,同比增長19%,增速比各項貸款增速高4.7個百分點。 各家銀行經營策略不同也導致其不同的房貸政策。“隨著經濟回升,部分銀行加大了結構調整力度,將更多貸款投向收益更好,也符合政策導向的小微企業和消費等領域,相應收縮了房貸增速。同時,隨著中央對住房制度改革趨向明晰,市場對住房市場發展前景的預期正在發生改變。” 周景彤說。 記者注意到,市場細分帶來銀行間不同的市場定位。一些銀行收縮房貸,同時,有些銀行一如既往推廣房貸業務。 “多數銀行收緊房貸是因為沒有額度了,我們銀行還是比較支持放房貸的,信貸資源向房貸傾斜。現在首套房仍然執行八五折利率優惠,二套房1.1倍基準利率,沒有上調,審貸的時間也沒有拉長。”一家大型銀行北京分行個人貸款業務部門的相關人士指出,房貸的資本占用率低,風險相對較低,貸款期限也長,目前看來還是不錯的個貸業務。“我們主要和大的中介機構合作,主推二手房貸款。也有些銀行與房地產開發商合作比較多,主推一手房貸。” 未來房貸市場將如何,“錢緊”會成為常態嗎?周景彤認為,最近房貸收緊受流動性緊張的季節性因素影響很大,近期緊張,并不意味著一直收緊。隨著季節性因素的消失,政策預期的消化,金融市場化改革的推進,預計個人住房貸款增長總體上會比較平穩。爆發式增長和大幅放緩的可能性都比較小。 |
相關閱讀:
- [ 11-27]17個城市暫停房貸 銀行擔憂房屋成負資產
- [ 11-27]二套房貸首付調至七成 豪宅樓盤急催意向客戶籌錢
- [ 11-27]銀行收緊房貸是一種無奈
- [ 11-26]央行稱四分之三房貸流向首套房 信貸政策沒有變
- [ 11-25]17個城市已經暫停房貸 放款時間20天延至2個月
- [ 11-25]內地17個城市暫停房貸 放款20天延至2個月
- [ 11-21]廣州首套房貸利率優惠難覓 各路貸款融資平臺四處攬客
- [ 11-20]11月房貸市場出現停貸潮 停貸蔓延至二三線城市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