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 一個范例:借助網絡認證養老信息 如何能安全發放養老金,又能方便異地居住的退休人員? 徐清林說,早在3年前,江蘇就與浙江、上海、安徽等泛長三角地區省市開展了異地居住人員養老保險待遇網上協助認證工作。黎志明從上海某企業退休后,便居住在蘇州某小區。每年的4月到6月,他只要到社區服務中心進行網上認證,就能進行資格認證。社保協理員黃駿介紹說,只要把異地居住退休人員的相關信息傳到網上,上海的社保機構就可以了解到退休人員的信息,養老金便可按時發放。 記者看了一份紙質的“異地居住人員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協助認證表”,這份表由上海社保機構出具,要求異地居住退休人員接到這張表后,“在2013年5月31日前,帶好《異地居住人員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協助認證表》、居民身份證或社會保障卡,前往目前居住的縣(區)級社會經辦機構或其認可的街道(鄉鎮)勞動就業社會保險服務中心(所)進行資格認證,認證結果將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過網上傳回參保地”。 在這張表上,記者看到有參保人員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公民身份號碼、個人編號、現居住地等內容;也有需要居住地社保經辦機構提供的信息,如是否健在、居住地社保經辦機構的鑒證,并加蓋公章,如異地居住人員基本信息有變更,則由領取養老金本人填寫。“除了網上認證,我們還要將這張紙質認證表存檔。”黃駿說。 在安全方便的背后,是一系列的基礎工作。蘇州市社保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朱敏峰說:“為確保認證工作順暢進行,全市各級經辦機構提前收集整理基礎數據,完善居住地信息庫,將離退休人員住址按照省、市、區、街道、社區‘五級定位’梳理。同時,在規定的時間內統一下載協助認證通知信息,通過信息系統直接通知到社區(村)。社區工作人員采取上門走訪或組織各項活動等方式,在認證對象參加社區活動的過程中‘無聲有情’地完成資格認證。” 對于黃駿來說,一個社區內有多少異地居住的老人,她一清二楚。“平時社區組織老人們活動,異地居住的老人也一起參加,彼此之間都很熟悉。”她說,“我這個社區里,有35名異地居蘇的老人。”今年網上認證期間,居住在這個社區60幢的朱玲娣老人遲遲沒來認證,眼看網上認證工作快要結束了,黃駿主動上門了解情況。原來,朱玲娣老人摔跤骨折后一直住在醫院,本人不能前來認證。得知情況后,黃駿便到醫院病床邊為老人進行認證。 蘇州市社會保險中心退管科科長吳永慶說,異地居住企退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實現網上認證,打破了傳統方法的缺陷,退休人員在蘇州本地就可以辦完相關資格認證手續,順利地領取養老金。同時,也方便社保經辦部門更好地掌握認證對象異地居住情況,省去了打印認證函、郵寄和后續處理的人力財力成本。尤其對于退休職工來說,有效避免了認證函丟失的風險,使認證程序更便捷。而社保中心辦理這樣的認證,也更規范、高效,信息化程度更高。 要使用這個系統,基礎設施的建設可能是最大的困難。“要把這個系統的觸角深入到城鄉,遍布社區(村),就必須加強硬件建設,比如網絡和電腦的購置。”徐清林說,這需要財政的支持,在一些經濟相對困難的地方,需要加大投入。 在這個平臺的基礎上,人社部要求2013年將參加“網上認證”的地區擴大到全國13個省、市、自治區。“目前,人社部已經在泛長三角網上認證系統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個異地退管網上系統,將來會有更多的省、市、自治區使用這個系統。”徐清林說。 |
相關閱讀:
- [ 11-29]趙寶剛“養老劇”熱播 自稱想開養老院
- [ 11-28]“撫養比”增長難掩養老困境
- [ 11-28]解決養老難 從政策配套開始
- [ 11-28]養老撫養比不升反降的警示
- [ 11-28]北京300萬老人將可定制意外險 繳費15元最高賠5萬
- [ 11-28]財政部:2012年社會保險基金滾存結余3.75萬億
- [ 11-28]福州養老保險新規將實施 幫您算算能拿多少養老金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