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女漢子”走紅現象 只有“漢子”才能生存?
2013-11-29 08:34:0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林晨 我來說兩句 |
透視“女漢子”走紅現象(聚焦) 有一群姑娘,她們自稱“女漢子”。她們有著女性的外表,但不撒嬌賣萌、惹人憐愛;她們性格開朗、不拘小節;她們工作干練果斷,氣場蓋過男人……透視“女漢子”走紅現象,歡樂調侃之外,社會應反思該如何更好地尊重、關愛女性。 “女漢子”走紅 “女漢子”主要用來形容那些性格如同“純爺們”的姑娘。“我們行為舉止不拘小節,我們性格開朗直爽,我們心態樂觀,我們能扛起責任,我們在生活中比較有氣場,我們得體大方優雅,我們不失溫柔細心體貼,在工作中我們果斷、冷靜、邏輯清楚,跟男人一樣去戰斗,甚至氣場蓋過男人,生活中我們能將工作中的一面收放自如……”這是豆瓣網“女漢子集中營”小組的簡介。 網上流傳的二十條“女漢子”標準,“超過10個是‘準女漢子’,超過15個是‘標準女漢子’,如果20個習慣你都有……那么,請允許我喊你一聲哥!”這引來無數女性朋友對號入座,仿佛被冠名為“女漢子”是一件非常光榮而自豪的事情。 只有“漢子”才能生存? “女漢子”在網絡、現實生活中走紅的速度遠遠超乎了想象。“女漢子”是怎樣煉成的,是否只有“漢子”才能生存? 武漢康德同濟心理咨詢專家、國家一級心理咨詢師沈夢說,在快節奏的社會里,競爭激烈、壓力大,女性在男女競爭中多處于劣勢地位,為了更好地在競爭中生存,女性不得不把自己培養成獨立、自主、強悍的“女漢子”形象。 “‘女漢子’的形成也跟個人家庭教養有關,不少家長從小就開始注重培養女孩子獨立、自強的特質。婚前財產公證等社會政策也在倒逼著女性‘像漢子一樣去奮斗’,而不能完全依賴男性。”沈夢說。 專家分析,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多出生于獨生子女家庭,不少男孩子從小被過于保護,長大后男子漢氣概不足。在男女互動的過程中,比如情侶、同事關系中,許多“女漢子”其實是在互動過程中被動變成了“野蠻女友”、“辦公室女漢子”。 “女漢子”要去哪兒? 武漢大學哲學博士蕭洪恩說,“漢子”在中國文化里主要是特指“男人”而言的,而且專指所謂“真正”的男人,是對男性的一種心理、文化上的認同標準。 “老人兒童化、兒童成人化、男人女人化、女人男人化……”蕭洪恩補充說,這是個人彰顯自我的一種表達方式,反映出現代人的一種主體自覺。 沈夢表示,從女性心理學角度上講,“女漢子”不管表現得多么強,內心真正需要的是情感上的依托,“女漢子”也需要有人疼,有人愛。“單身女漢子”應該有這個自我認識。 蕭洪恩擔憂,“女漢子”現象的長期蔓延、走紅并非好事。蕭洪恩說,面對“女漢子”的走紅,我們的社會應該反思該如何更好地尊重、關愛女性,不能讓社會形成一種只有“漢子”才能生存的價值觀。(李偉) |
相關閱讀:
- [11-11] 陜西漢中90后護士奪刀救患者 被贊正能量"女漢子"
- [11-12] 2名年輕女護士奪刀救患者被贊“女漢子”(圖)
- [11-05] “女漢子”網上橫空出世 專家建議不忘性別定位
- [11-01] “女漢子”大膽求娶條幅現身大連海事大學
- [10-23] “中國最美女漢子”彌秋女怪獸超萌春麗照爆紅
- [11-01] 盜竊遭遇驍勇“女漢子” 小偷被追十幾層樓最終累癱
- [11-18] 立威廉變“男妹子” 張藍心貼“女漢子”標簽(圖)
- [10-23] “中國最美女漢子”彌秋女怪獸超萌春麗照爆紅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