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1日電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也是環繞地球的唯一天然衛星,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類探月經過曲折的發展歷程,取得一系列重大技術突破和重要科研成果。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這些年人類重返月球又興起熱潮,并開始研究在月球上建設永久性基地。 美國從1958年8月起,幾次向月球發射“先鋒”系列探測器,但直到1959年3月的“先鋒4號”才勉強成功,成為美國第一個脫離地球重力的探測器。后來美國又發射了“艾布爾”、“徘徊者”、“勘測者”、“月球軌道器”、“探險者”以至后來的“阿波羅”等系列月球探測器,1958-1976年共56次,37次成功。 前蘇聯經過幾次嘗試,1959年1月成功發射“月球1號”,9月再次發射“月球2號”,受控首次撞擊月球,10月又發射“月球3號”,首次拍攝到月球背面照片。1958-1976年,前蘇聯先后發射“月球號”、“探測器”、“宇宙號”、“聯盟號”等系列月球探測器共64次,21次成功。 1969年7月,美國“阿波羅11號”首次載人登月成功,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成功登上月球,留下人類在外太空的第一個腳印,后續的阿波羅飛船又5次成功載人登月,共有12名宇航員登上月球。 1970年11月,前蘇聯無人駕駛的月球車1號搭載“月球17號”探測器在月面“雨海”地區著陸,這是人類航天史上第一輛月球車,它在月面上行駛10.5公里,進行10個半月探測,考察月面8萬平方米。1973年1月,前蘇聯發射“月球21號”探測器,攜帶的月球車2號在月面行駛37公里,向地球發回88幅月面全景圖。 1969年5月,美國在“阿波羅計劃”中開始月球車研制,1971年7月,“阿波羅15號”登上月球“雨?!钡貐^后,兩名宇航員進行了航天史上第一次有人駕駛的月球車行駛27.9公里,收集月巖樣品77公斤。以后“阿波羅”16號、17號攜帶的月球車又分別在月面行駛27公里和35公里。 20世紀90年代后,全球范圍內興起新一輪探月高潮,中、美、歐、俄、日、印等國家和組織都提出各自探月計劃。 1990年1月,日本發射“繆斯A”號衛星,進入太空后更名“飛天號”,向月球軌道釋放一顆小型探測衛星,但很快出現故障而失靈。 1994年1月、1998年1月,美國先后發射“克萊門汀”號、“月球勘探者”號,對月球形貌、資源、水冰等進行探索。 2003年9月,歐洲首個月球探測器“智慧1號”成功發射,經過13個月漫長飛行進入月球軌道繞月飛行,并于2006年9月受控撞月。 2007年9月,日本發射首個月球探測器“月亮女神”號,包括一個主軌道器和兩顆小衛星,完成各項探測任務后受控落月。 2007年10月、2010年10月,中國先后成功發射首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和探月工程二期技術先導星嫦娥二號,進入世界上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行列。 2008年10月,印度發射“月船一號”衛星,獲得一批科學成果,但在軌運行不足一年與地面失去聯。 2009年6月,美國一箭雙星發射“月球勘測軌道器”和“月球坑觀測和傳感衛星”。2011年9月,美國又發射“圣杯號”月球探測器,對月球重力場系統進行精細探測。(完) |
相關閱讀:
- [ 12-01]嫦娥三號將在月球架起人類首個天文臺
- [ 12-01]嫦娥三號登月將為美國月球探測器創造機遇
- [ 11-30]世界各國月球探測車
- [ 11-29]美宇航員曾在月球“找”嫦娥 中國神話被探過究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