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1日電 執行“落月”任務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已進入發射倒計時,將實施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中承上啟下、至關重要的第二步。 以古代嫦娥奔月神話中“嫦娥”命名的中國月球探測工程,分為“探”、“登”、“駐(住)”大三步,其中第一大步“探”即現在正在實施的中國探月工程,并和載人航天工程一道列入16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它又分為“繞”、“落”、“回”小三步。 據悉,中國在完成不載人的月球探測整體計劃后,將根據當時國際月球探測發展情況及中國國情國力,研究擬定載人登月、駐(住)月的戰略目標和發展規劃。 嫦娥工程迄今發展順利,其經歷大事記如下: 1991年,中國科學家提出中國也應該開展月球探測活動的建議,并在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中成立“月球探測課題組”。 1994年,中國科學家完成第一個較為完整的月球探測工程的可行性報告。 1998年,由中國科學院相關單位的專家完成中國月球探測發展戰略的研究項目,提出開展中國月球探測發展規劃的初步設想,并于2000年完成《中國月球資源探測衛星科學目標》研究報告。 2000年11月,《中國的航天》白皮書發表,首度披露將“開展以月球探測為主的深空探測的預先研究”。 2001年1月,原國防科工委在哈爾濱召開首屆深空探測會議,與會科學家就加快中國探月工程論證、推動中國探月工程立項達成共識。 2001年12月,原國防科工委委托資深航天專家孫家棟院士協調構架中國探月工程框架。 2002年8月,在青島舉行的有中、美、俄、歐空局參加的深空探測國際研討會上,中國正式對外宣布將開展月球探測工程。 2003年2月,原國防科工委召開月球探測工程預發展會議,宣布月球探測工程進入預發展階段。 2003年9月,原國防科工委成立月球探測工程領導小組,負責協調各單位工作,并起草國家月球探測工程的專項立項報告。 2004年1月,國務院批準繞月探測工程立項。 2004年2月,繞月探測工程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召開,會議通過《繞月探測工程研制總要求》,同時將工程命名為“嫦娥”工程。4月,國家航天局正式宣布繞月探測工程立項、啟動,中國“嫦娥”工程進入實施階段。 2006年,嫦娥工程一期完成衛星系統、運載火箭系統正樣飛行產品的生產;完成發射場系統、測控系統、地面應用系統的集成、聯試,并確保具備執行任務的能力。 2007年10月24日,中國成功發射首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繼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之后,開創中國航天史上第三個里程碑。 2010年10月1日,中國探月工程二期先導星嫦娥二號發射成功,完成一系列繞月探測任務并順利開展多項拓展性試驗。嫦娥二號2013年7月中旬距地突破5000萬公里,目前正繼續飛向更遠深空。(完) |
相關閱讀:
- [ 12-01]嫦娥三號將在月球架起人類首個天文臺
- [ 12-01]嫦娥三號登月將為美國月球探測器創造機遇
- [ 12-01]嫦娥三號將實現月面探測器遙操作等多個“首次”
- [ 12-01]“嫦娥三號”明日凌晨攜“玉兔”登月(組圖)
- [ 12-01]“嫦娥”再飛天 需闖“七道坎”(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