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我國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即將于明天凌晨1:30分發射。目前,搭載嫦娥三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已經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塔架就位,整裝待發。 嫦娥一號選擇了長征三號甲型運載火箭為它保駕護航,嫦娥二號時的伴侶變成了長征三號丙型運載火箭,這一次,嫦娥三號的另一半是長征三號乙型運載火箭。為什么長三乙會受到嫦娥三號的青睞,成為托舉嫦娥登月的天梯?它又為“嫦娥三號”做了哪些改進?記者為大家梳理了本次發射中的看點與亮點: 看點一:運載能力要求高 火箭型號總設計師姜杰介紹,嫦娥三號的重量達到了3700公斤,比嫦娥二號重1000多公斤,所以選擇了起飛質量約為456噸、我國發射高軌道衛星能力最強的長三乙: 姜杰:長征三號乙是以長征三號甲為芯級,捆綁了四枚助推器,按照標準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衡量它的運載能力的話,長征三號乙火箭是5.5噸。 看點二:入軌精度要求高 作為我國的金牌火箭,發射成功率高也是長三乙被確定為“嫦娥天梯”的重要原因。在過去的三年間,長征三號系列火箭共進行了26次發射,次次成功,成功率達到了100%。同時,嫦娥三號的落月任務對精度的要求更高,有人曾用“從巴黎打高爾夫球到上海入洞”形容落月的精準。火箭總指揮岑拯表示,火箭入軌精度比嫦娥二號高3倍多,可靠性從0.938提高到0.942,達到最好的狀態: 岑拯:進入發射場開始,我們相當于接力賽的第一棒,把探測器送到地月轉移軌道,目標點是月球。火箭我們本身有些新的應用或者硬件、軟件的升級,這枚火箭就是其中的代表,產品是篩了又篩,在現有的情況下挑的最好的。 看點三:發射窗口要求高 為確保“嫦娥三號”能夠完美登月,此次任務首次采用多窗口、窄寬度和高精度入軌發射。發射窗口的選擇主要基于地球、太陽、月球三個天體的運動規律,以及發射場天氣、探測器軌道等因素。經發射場區指揮部決定,嫦娥三號的發射時間已經確定為12月2日1點30分。 岑拯表示,嫦娥三號共準備了六個發射窗口,每天有兩個。第一發射窗口寬度為4分鐘,如果錯過第一發射窗口,則進入第二發射窗口,第二發射窗口寬度僅為1分鐘: 岑拯:我這3天6個軌道的火箭飛行的時間是不一樣的,火箭飛行的時間最短的是1100多秒,最長的可能是1400多秒。比如說第一窗口沒打出去,那么我們要第一天的第二個窗口,還得要重新再反流程再走回來,我們一個正常的流程。 看點四:適應能力要求高 運載火箭系統總設計師姜杰介紹說,多窗口、窄寬度的發射很難。六個發射窗口意味著需要提前計算、設計出六條奔月軌道,每條軌道都要做好準備,全力以赴: 姜杰:火箭要實現發射機會六種狀態,我們都要把它做好準備,隨時任何一種狀態都可以實現發射。針對不同軌道的、不同窗口的所用的設備還有用的軟件,我們都做了充分的驗證。 在發射場測發、測控、通信、氣象、勤保五大系統密切協同下,一般而言,發射時肯定首先將瞄準第一窗口擇機發射。火箭總指揮岑拯說,從點火起飛起計算,約20分鐘后,火箭就會和嫦娥三號分離,火箭作為嫦娥登月天梯的任務就此完成,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的嫦娥三號將繼續前往月球的探索旅程: 岑拯:火箭把探測器送到地月轉移軌道,它有一個參數近地點200公里,遠地點在38萬公里的大橢圓的軌道,而且最后分離正常,這才算是圓滿的完成。(記者張棉棉 李其軒) |
相關閱讀:
- [ 12-01]嫦娥三號瞄準“零窗口”發射 專家解密發射環境
- [ 12-01]嫦娥三號“奔月”系中國航天迄今難度最大任務
- [ 12-01]嫦娥三號12月上旬發射 首輛月球車定名玉兔號
- [ 12-01]“嫦娥三號”任務情況介紹會
- [ 12-01]嫦娥三號奔月之旅做最后準備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